弘治时期的官员们应庆幸生于盛世。
太祖年间,年假仅三日,皇家诞辰、新春、冬至,朱元璋老皇帝亲身示范,官员就该全力为民效力。
休假?休什么休,只有无用之辈才需要休息!
请假?想都别想,甚至离职都不许可,直至成化六年,官员才得以辞官。
当然,离职者稀少,明代晚期,辞职竟成了官员与皇上面议条件的手段。
但朱元璋的后代并不如此勤勉,弘治年间,官员们的年假已增至五十天左右。
今日乃皇后诞辰,是个特别的假期。弘治朝廷有个不成文的习俗,皇后诞辰当天,除非有重大事务,否则不召开朝会。
文武百官还会献上赞美皇后生辰的华丽诗文。
毕竟,弘治皇帝待臣下宽容仁厚,大臣们都乐意给予尊重。
无人愚蠢到在皇后诞辰呈上奏章,自寻烦恼,沽名钓誉也要考虑代价。若在此日触怒龙颜,无人会为你辩护,反而会指责你咎由自取。
早朝结束后,若无紧急公务,官员们便回家休息。
皇宫内今日比往常热闹许多,功臣贵族、亲信外戚皆来为皇后庆祝。
皇后张氏今天心情格外愉悦,平日宫中只有她一人,连个争宠对手都没有,难得有这么多人陪她共享欢乐。
坤宁宫内,摆设家宴,弘治与皇后居高而坐,下方歌舞升腾,衣袂飘动,钟鼓齐鸣,乐音悠扬。
朱厚照带着刘瑾步入乾宁宫,向皇后张氏行大礼。
“儿臣祈愿母后福如东海深,寿比南山高,同乐相聚,日日欢笑,容颜常驻,如树枝般紧密相连。”
“吾儿起吧,快来母亲身边。”
见儿子恭敬地为自己祝寿,张氏心中喜悦,满足地与弘治交换眼神,果然如你所说,我们的儿子近来进步不少。
弘治与张氏心有灵犀,一个眼神便读懂对方,儿子的进步让他这个父亲心中也满是欣慰,看着太宗,他满意地捋着胡须微笑。
张氏凝视着眼前的朱厚照,英俊的脸庞,挺拔的身姿,身披蟒袍,佩戴玉带,威风凛凛,越看越欢喜。
“吾儿又长高了,更成熟了!”
朱厚照望着张氏,心中温暖,这就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母亲。
朱厚照不擅长表达情感,只说:“母后,儿臣为您烹制了蛋炒饭,请您品尝。”
“张公公,把食盒拿过来。”
“母后,趁热快尝尝吧!”
面对那碗晶莹剔透的蛋炒饭,扑鼻的香气挑逗着味蕾,令张氏想起了弘治的评语。弘治并未直言不讳地说它难吃,只说味道复杂,建议她尝试几口。眼前的佳肴看上去并不像弘治所描述的,反而令人垂涎欲滴。
张氏疑惑地望向弘治,弘治则以充满同情的眼神回应,点头鼓励她品尝,尝过后便知分晓。张氏心怀忐忑,优雅地用筷子夹起一口。
天哪!饭粒香醇软糯,口感独特,这般美味让人惊艳,食欲瞬间被点燃。如此佳肴竟出自taizi之手,张氏感到无比惊喜,幸福感油然而生。她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睁开眼后,带着责备的微笑瞥了弘治一眼,这家伙总是会哄人。
弘治看着沉浸在美食中的皇后,难以置信。这...这样不堪入口的食物,皇后为何能表现出如此享受的模样?难道女性天生就是演技派?那么,皇后最近晚上的表现,难道也是在欺骗他?
弘治不禁对自己的男子气概产生了怀疑。“taizi费心了,母亲很是欣赏。不过,你不可沉迷烹饪,应将精力集中在学业上。”张氏品尝了几口后,意识到朱厚照在厨艺上下了不少功夫,随即提醒他。
“母后放心,孩儿这只是第二次尝试,如若母后喜欢,孩儿定会常做给您品尝。”朱厚照回应道。
此时,大殿内又来了两位客人,他们大大咧咧地向皇后行礼,随后呈上礼盒。“嘿嘿,祝姐姐生日快乐!愿年年今日,岁岁今朝!”来者是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俩,张氏的两个弟弟。
看着这两位在后世声名狼藉的皇亲国戚,朱厚照心中厌恶。按理来说,他们应称呼张氏为皇后,但在这种场合仍称其为姐姐,实属失礼。他们被文官责备的次数比他还多,常常让弘治陷入尴尬。
偏偏他们擅长表演,每次被文官责备后,都会在张皇后面前痛哭流涕,仿佛受到了极大的冤屈。张氏见不得弟弟们受苦,每次都庇护他们,以至于她的名声也因这两个弟弟而受损。
张氏打开兄弟俩的礼盒,里面是两块硬邦邦的饼。“姐姐还记得我们家境艰难的时候吗?生日也就只能吃这样的饼。真是怀念那个时候,如果父亲还在,也能共享这份幸福。”张鹤龄的话让朱厚照心头一紧,这种时刻提起过去的困苦,真是扫兴。他父亲活到了弘治五年,可不是从未享受过安乐。
张氏听到弟弟的话,眼眶泛红,望着那两块饼,回忆起往昔的艰辛,然后目光转向弘治。
弘治望着那两位在皇后诞辰仍挑起纷争的人,心中暗自摇头,但还是大度地指示:“赏赐他们!”
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听见皇上的赏赐,交换了一个眼神,嘴角悄然勾起。
呵呵,又是一笔意外之财。
接着,一众贵妇和诰命夫人上前祝寿并献上礼品,有的送上各式珍稀珠宝,有的呈上文雅的古董书画,皇后则回赠各种恩赐。
张鹤龄兄弟俩目不转睛地盯着皇后收下的礼物,盘算着待会儿能从哪件价值连城的礼物中分一杯羹。
朱厚照正准备回到座位,刘瑾却抱着一个装有镜子的盒子,在一旁向他示意。
\&太子爷,还有一件给皇后的礼物未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