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得北宫静都很忙,所以只在豫章城里短暂的聚了三天,便各忙各的去,李睿带着祖逖启程北返,北宫静则带着羊绣前往宜春,继续指挥官队围攻宜春城。
此时已是四月中旬,长江、汉水两岸早已铺上了绿毯,江中鱼翔浅底,百舸争流,两岸是大片大片的稻田,勤劳的民夫正在田间劳作,引水灌田,或者开垦荒地种植黄麻、葛麻、胡麻之类的作物,在一些引水不易的地方,巨大的水车缓缓转动,将大量的水汲起来灌入水渠中。这个春天荆州偏干旱,降雨不多,河流水位偏低,一些地方的灌溉遇到了困难,不过水车的出现帮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农夫的脸上看不到因为长时间没有足够的雨水而出现的惊恐和愁苦,相反,每个人的神情都比较轻松、惬意。
进入到南阳境内,那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小麦开始抽穗,绿油油的长势十分喜人。祖逖近乎贪婪的看着这一切,感慨:“真是人间天堂啊!”
李睿有些不好意思:“我们也不过是勉强让地方安定了下来而已,说是人间天堂,实在太夸张了。”
祖逖认真的说:“跟豫州、青州、兖州、冀州、并州、关中这些地方相比,南阳当真称得上是人间天堂,这绝无半点夸张。”
当然没有半点夸张,因为此时此刻,这些地区正坞堡林立,胡汉相攻,恶战不断,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流离失所,每天都有无数人惨死于屠刀之下,或者因为饥饿、疾病而倒毙于逃亡途中。跟这些地方一比,没有战乱、治安水平还维持得不错的南阳,被称为“人间天堂”那是一点也不过份。
回到宛城,气都还没有喘匀呢,贾攸和羊崇便找上门来了。
“近日又有上万关中流民涌入南阳了。”羊崇拧着眉头说。
李睿说:“涌入南阳了就想办法把他们安置下来,给他们找份活计呗,这事你们都做了多少回了,应该很熟练了吧?”
羊崇说:“安置这近万人自然是不成问题的,只是现在胡人在关中地区攻势凶猛,关中人人自危,争相逃难,要是让他们知道南阳这边过来多少人就接纳多少人,都一窝蜂的往南阳这边跑,只怕南阳迟早会被源源不断地涌来的流民吃垮!”
贾攸也面露忧色:“是不是想办法卡一卡,选择性地接纳流民,比如说只接纳青壮?现在关中、中原的流民都争先恐后地往这边涌,我们真的快吃不消了!”
李睿摇头:“不行,他们都是九死一生才逃到南阳的,如果仅仅因为我们有困难而拒绝接纳,让其中大部分人去死,那么我们在得到大量青壮的同时,也会收割他们刻骨的仇恨……有什么困难都尽量克服吧,我们再困难,也没有他们逃离关中、中原这种人间地狱困难!”
贾攸苦笑:“你倒是好心,但你知道我们的存粮还能坚持多久吗?”
李睿说:“还能坚持两个月以上的话就不用跟我说了,因为根本就没必要。”
贾攸说:“坚持两个月自然是没问题的,可问题是现在离秋粮成熟还有五六个月!”
李睿一脸困惑:“贾攸,你为什么总是忘记我们种下了几百万亩小麦这件事呢?你为什么总是忘记小麦在五月未就可以收获了这件事情呢?”
贾攸:“……”
羊崇:“……”
操,他不提,他们还真忘了这茬!
倒不是他们弱智,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知道,实在是惯性思维使然。一直以来,秋天都是跟收获直接划等号的,这一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哪怕冬小麦种植面积渐渐增加,也没能把这种观念给扭转过来。没办法啊,北方的主粮是粟,而粟一般三月未四月初完成播种,九月上旬收获,官府也会在秋收后开始征收赋税。至于小麦,是不收税的,因为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会去种它————在两汉魏晋时期,一直都是官府鼓励民间种植小麦,收税?开玩笑,一个需要官府大力鼓励才有人种的东西你去收税?人家直接就不种了!
干百年形成的惯性思维让他们错误的认为只有在秋收后才能征粮征税,看着南阳官仓里那因为流民不断涌入而飞速减少的存粮而焦虑万分,完全没有想到再过个把两个月小麦就能入仓了……
整了个大乌龙。
李睿接着说:“同样的,再过两个多月就有十几万亩水稻成熟了,我们完全有足够的粮食给流民吃的,你们在担忧些什么呢?”
贾攸不大好意思的说:“是我们忙糊涂了,让你看了大笑话!”
羊崇说:“这几百万亩小麦一旦丰收,缺粮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我这就着手安排接纳流民的事宜,来多少接纳多少!”
李睿满意的点头,接着向他们介绍祖逖。
这两位对祖逖并不陌生,因为祖逖在八王之乱时职位就已经不低了,在长沙王、成都王、河间王这三王混战中更是奇谋迭出,险些就帮助长沙王扭转战局,打赢了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见到祖逖,他们都十分热情的跟他攀谈起来,气氛十分融洽。
李睿则趁着他们交谈之机了解了一下流民涌入的情况,好家伙,从三月份到四月份,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又有六万多流民涌入了南阳、襄城。这些流民大多来自中原、关中和山西,有汉人,也有胡人,数量多到让人头皮发麻。如果再算上从巴蜀涌过来的流民,这一个月来涌入南阳小朝廷统治区域的流民少说也得有十万人了,这么多流民源源不断地涌来,让南阳小朝廷在粮食供应和治安管理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难怪贾攸和羊崇会过来找他叫苦。
得亏他去年便早早着手推行两年三熟制,大力鼓励农民实行麦粟轮作了,不然真的能让这么多流民吃垮————就目前这糟糕的亩产量,一年一熟熟制是根本就扛不住这么多流民的。
而南阳小朝廷在接纳、安置流民方面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了,巴蜀流民就近安置到江汉平原,关中流民安置在南阳及南阳旁边的陈郡,中原、山西流民则安置到襄城,等到积攒了足够的力量,收复颍川后,可以继续安置到颍川去。得亏去年秋粟大丰收,不然南阳小朝廷还真养不起这么多流民呢。
归根结底还是粮食和政策的问题,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只要政策稍稍有点人情味,压根就不会有流民。
“襄城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他问。
羊崇说:“那边这段时间下了几场大雨,旱情已经彻底缓解,小麦丰收在望了。”
李睿说:“那就好……他奶奶的,这段时间可操心死我了!”
羊崇说:“只是大司马一直在南方征战,豫州刺史和襄城郡守之职空悬,各县官员对此彼为不适,一再上书要求朝廷尽快委派一名官员过去,在大司马不在的时候代行郡守职权,大司农,你觉得如何?”
豫州刺史和襄城郡守之职到现在都是北宫静在兼着,她前往南方平叛的时候则由李睿代管。本来一切还好,郡守嘛,要做的事情并不多,管好治安搞好农业生产就差不多了,而这两样李睿都干得还不错,襄城郡各县的官员也就没啥好说的。可问题是这段时间他也跑南方去了,这个位置一下子全空了。豫州刺史之职空着也没啥,地球人都知道这只是个虚衔,这个豫州刺史目前能管到的地方,也就一个襄城郡而已,有没有这个刺史都一样。可襄城郡守一职空着可就要命了,没老大了哇!
各地官员叫苦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李睿望向祖逖,说:“我打算向圣上举荐你出任襄城郡守,你认为如何?”
祖逖有些愕然:“这怕是不妥吧?”这段时间他可是弄清楚了南阳小朝廷的底细,目前南阳小朝廷控制得最牢固的也就南阳郡和襄城郡,而襄城郡是晋军与羯胡对峙、拉锯的主战场,极其重要,襄城郡守能力和忠诚度直接决定着南阳小朝廷的生死存亡。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他一个初来乍到的,怕是会有很多人不服。
李睿说:“襄城那边情况很复杂,从中原、河北、山西涌过来的流民、桀骜不驯的乞活军、厚着脸皮跑过来讨饭吃的胡人……混杂在一起,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争斗不断,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根本就控制不住局面。这个职位一直是由北宫将军担任的,倚仗她过人的智慧和赫赫战功,才镇住了襄城境内大小势力,现在她忙着平定南方的叛乱,实在没有时间去管襄城了,而我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精力有限,只能让你上啦!我相信以你的才学,肯定能把这个摊子管好的。”
提起这个,他可是自信满满。祖逖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手腕那不是一般的强啊,甚至远胜过他的军事才华。一个跟胡人政权打生打死,让羯胡吃了不少败仗的汉人统帅,能让胡人对他心服口服,乐意效死,冒着被株连九族的危险救下他的儿子,这样的人物会摆不平襄城这小小的场子?
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