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卫青惨胜 霍去病大捷
作者:叶瞎子   西汉爆浆史最新章节     
    那位逃跑的匈奴右贤王是个什么结局不得而知,不过史书中再也没出现过这个人。卫青赶走右贤王是在春天。

    秋天,伊稚斜报复,万余匈奴骑兵进入代郡,杀掉一位军中都尉,掠走百姓数千人。

    由于冬季即将来临,军队不敢贸然出动,一直等到第二年春天,气温回暖,冰雪融化后,刘彻命令卫青领兵北上进攻匈奴。

    这一战本可以在西线继续展开,扩大上次的战果,右贤王以西还有不少匈奴部落,比如休屠王,浑邪王,单桓王,酋涂王,但是距离边境太远了,千里甚至数千里之遥。

    千里之内,后勤比较容易跟上,比如河套地区和右贤王领地,都离帝国边境不太远;千里之外,刘彻就不太敢了,远程袭击不是闹着玩的,当年韩安国一直就担心远程袭击的后勤保障问题,刘彻还是记在心里的,不敢拿十万大军开玩笑。

    所以刘彻选择让卫青从定襄郡出发,直接北上,近塞作战。帝国军队还是一支绿水军团。

    卫青麾下基本还是上次的老班底,大将军卫青统领全军,前左中右将军分别为:翕侯赵信,太仆公孙贺,合骑侯公孙敖,卫尉苏建。赵信是刚从匈奴投降过来的小部落头领,刘彻封他一个侯。

    李广从右北平召回,做后将军,看头衔就知道,李广能遭遇敌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另有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远距离攻击,可以理解为当时的炮兵部队。

    卫青的身边多了一位年轻人,霍去病,他的外甥。霍去病担任一个普通的军官,刘彻对霍去病寄予厚望,这是他第一次参战,刘彻的意思是让他先体验一次战场的感觉。

    大概是由于情报工作的不力,这次作战雷声大雨点小,寻找匈奴主力未果,遇到零星的部队,斩敌数千后,己方也有损失,基本算无功而返。

    刘彻保持低调,谁也没嘉奖。

    卫青率大军回撤定襄、云中、雁门三郡,休整队伍,补充给养,加强情报工作。

    自当年卫子夫进宫后,卫家摇身一变成为皇亲,三姐卫少儿带着和霍仲孺私通生下的霍去病,嫁给了陈平的孙子,曲逆侯陈掌,官任詹事。

    卫少儿把一顶原生的绿帽子扣到了陈掌脑袋上,陈掌很高兴,卫少儿可是卫子夫的亲姐姐,我和皇帝成了连襟兄弟,绿帽子戴着也值了。

    借着家里和皇室的多重关系,霍去病十几岁便来到刘彻身边侍中,和当年卫青差不多。顺着舅舅找外甥,霍去病和卫青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头脑都是同样清醒,身材高大强壮,从小就练功夫,骑马射箭一流水平。

    又是一员战将的坯子。刘彻注意到了霍去病。

    霍去病和卫青都不喜欢说话,但是给刘彻的感觉却不同。卫青给刘彻的感觉,稳重,谨慎,少年老成,孤独;霍去病,大概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酷。挥洒自如的酷,胆气冲天的酷。

    当年我像你这般年纪的时候,也许本该这么酷,却被老太太压着,只能靠打猎发泄。孩子,你赶上了征服的年代,我给你机会,去跟着你舅舅上战场,打匈奴吧!

    霍去病一直很向往舅舅的戎马生涯,舅舅是他的偶像。

    然而第一次上战场却没什么战果,因为没遭遇什么敌人。但是霍去病第一次到了北方草原,天气晴好时,视野无比辽阔,可以纵马驰骋,在长安看不到这么远;风起时,黄沙扑面,打在脸上很疼,睁不开眼,军旗猎猎作响。

    霍去病喜欢这种感觉,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片地方而生的。

    一个多月的休整和侦查工作后,卫青感觉战机已到,上报长安,要求再次出击。刘彻同意,并附带诏书一封单独给卫青:晋升霍去病为剽姚校尉,他提的要求你要满足。

    是不是战将的料,上战场看吧!

    霍去病向卫青提出了要求,他要最勇猛的战士,最彪悍的战马,最锋利的兵刃。

    卫青什么也没说,给了他八百人,都是精英战士。

    卫青的攻击部队分前左中右四路,横向跨度很长,伊稚斜指挥匈奴大军分东西两路迎战,他自己在东路指挥。

    张骞也跟着上前线了,做军中向导。当年做俘虏,这次抓俘虏,张骞很感慨。

    刚分到霍去病麾下的八百战士几乎都有死的心了,因为他们头顶上这位剽姚校尉太年轻了,十八岁,按当时的标准还没成年,一个孩子还敢打仗,竟然还领兵,跟着他不就是送死吗,大将军第一次领兵年龄也不大,但也没这么嫩,完蛋了死定了。

    但是没一个敢出来提意见的,眼前这个年轻人,是皇帝亲手调教出来的高徒,更是大将军的亲外甥,浑身闪着金光降临前线的。心里肯定瞧不上,但嘴上谁敢说三道四。好在霍去病没事也不折腾他们,因为他一般不说话,开口便是命令。

    做前锋将军的赵信,大概是刚投降过来,立功心切,队伍推进速度比大部队快了不少,右路将军苏建也被他拉着一起冒进,但是他们俩加一起,兵力只有三千。

    他们遭遇了东路伊稚斜指挥的单于亲兵部队。勇敢的代价。

    卫青那边,队伍正在行进,忽然有人向他急报,霍去病领着八百人脱离大部队,不知去向!

    让他去吧,我们管不了他。

    卫青没有派人去找,尽管他也不知道霍去病去了哪里。匈奴人就在眼前了,这次他们好像提前进行了军力部署,不像前两次收复河套和进攻右贤王,匈奴人都是不明不白挨打。接下来是一场硬仗,卫青没精力去想霍去病。他这次前所未有的担心,匈奴人有准备,恐怕四路进攻部队都要和他们遭遇。

    赵信和苏建兵力不足,凶多吉少。

    霍去病收到情报,距离主战场西北方几百里外,有一个匈奴的营地,但由于距离远,此营地并不在卫青的进攻考虑范围内,卫青打仗和他的为人一样,谨慎。这个情报让霍去病很兴奋,因为这意味着可以实施突袭。突袭是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有效的战术。

    霍去病向他麾下的八百战士下令:脱离大部队,只要人,马,兵器。粮草辎重全部扔掉,不要后勤。为的就是一个目的:快!

    想吃饭吗?找匈奴人。

    赵信和苏建被匈奴人包围了。伊稚斜下令进攻,赵信和苏建只能拼死力战,依仗着比匈奴人优良的装备,汉军撑了接近一天,但是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苏建的士兵打没了,赵信还剩下寥寥八百骑兵。

    苏建正在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一刀,匈奴人忽然停止进攻了,他们知道赵信本是匈奴人,想招降他。

    赵信很明白再打下去就是死路一条,自己身为匈奴人,投降了也不算变节,不丢人,心一横,答应了。

    经过简短的谈判后,赵信领着剩下的八百骑兵投降了。苏建趁着这个当口,独身向西逃跑,去寻找大部队。

    霍去病进攻的这个营地,有些类似于匈奴人的后勤部队。这里有不少匈奴的大人物,领军的两个老家伙都和伊稚斜有血缘关系,一个叫若侯产,是伊稚斜祖父辈儿的,一个叫罗姑比,是伊稚斜叔叔。

    这俩人几乎没有任何警惕性,他们离主战场隔着几百里地,哪里想得到被霍去病惦记上了。

    匈奴人先是听到低沉的马蹄击地的声音传来,以为是自己人,距离近了才发现是汉军,大旗高扬,一个大大的霍字。

    若侯产和罗姑比麾下也有几千人马,面对面硬拼,霍去病没有任何优势,但是霍去病来得太突然了,匈奴人乱了阵脚,霍去病这八百人来回冲杀几次,匈奴人已经丧失了抵抗能力,若侯产被斩首,罗姑比被俘,2028颗匈奴人头写到了霍去病功劳簿上,己方损失很小。

    霍去病回到大本营,卫青这边打得很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斩敌八千多,己方损失相当,匈奴人撤退,卫青没去追,准备撤军回国。

    卫青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霍去病咧嘴笑了。也就在皇帝和舅舅面前,霍去病还觉得自己是个晚辈。

    苏建逃回来了,全军覆没,就剩他一个人。

    全军覆没,领军主将要判死刑的,这是大汉帝国的法律。卫青是大将军,他有先斩后奏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