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内景返观
作者:长指   一路有医最新章节     
    以他现在岁数和阅历,又有什么事能让他想不开呢。教学也不用一定要绷着老师的那点架子。

    想到这些,杨老豁然而笑。也就不再刻意的去想自己老师、对方学生的身份。一切自然,只当闲聊也好,或许潜移默化效果会更好。

    “经络最早的记载应该是在黄帝内经中,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这应该就是最早针对经络治疗的记载了。

    经络遍布全身共同维持人类生命的运转,经脉与络脉连接的特殊点位就是人体362处穴位。

    至于你问的怎么发现,应该是在远古时期的人类无意中发现通过按压一些部位可以舒缓疼痛,所以由此就发现了经络。

    算是一种经验化的发现过程。此后经过后来人的整理和验证,就此就出现了经络系统。

    有人提出经络系统太过复杂,不像是依靠经验所能衍生的系统。

    通过考证一些古籍发现,古人曾经解释过经络的发现过程。按照古籍的说法,内观即可察觉到经络的存在,这个说法叫内景返观。

    你在黄帝内经中应该看到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这样的文字。”

    张三正在痴痴听着杨老讲述,突然听到发问,登时凝神回答,“这是黄帝内经灵枢里记载的,我一直以为这就是一种夸张的描写,从没有当真过。”

    杨老点点头,对此他也有很多疑惑。但既然是闲聊,说说也无所谓。全当是让张三长些见识。

    “有记载说通过一定的练习人们或许可以做到内观身体。还和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做了衔接,听着有趣,但是否真实就无从考究了。”

    张三越发觉得有趣,催着杨老再讲讲。

    杨老只当是给晚辈讲故事,也不拒绝,“史记中有记载,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传说中扁鹊就是因为喝下了一种药后才开始行医。据说这种药喝下之后就可内视,所以扁鹊治病不用诊断,直接能看到疾病。”

    杨老看张三听得入迷,脸上有神往之色。急忙出声警告,“这些东西你可以理解成野史,当不得真。

    我认为扁鹊是因为触摸到了医道的境界,世人不解,所以会冠以神怪之说。这都是一些道家的人做出的,以神仙之名蛊惑民众。”

    张三问杨老,“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查之,说的也是这个吗?”

    杨老没想到他还看过这个,笑着告诉他,“这里是说经络无法用肉眼看到,你不能只看一句,要系统的看。

    李时珍一代大家,不会轻易相信这些神神怪怪的东西。医学是一个实践科学,他想表达的应该是熟悉到一定程度后就如内观。

    比如我和你说的诊脉,脉诊的多了,脑中会形成一种意识,你只需要搭手就可知病。说这是内观,我认为不是,就是极度熟悉后的了解。”

    张三想到自己在针灸时,脑中浮现的人体经络图,或许这就是杨老所说的熟悉后的了解吧。

    他在最早熟读黄帝内经后,在脑中就形成一个人体经络的走势图,随意识而变化。

    当时图形简单,后来自己理解越多,上面添加内容也就增多。直至现在在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图案。

    这图仅仅是意识形成而已。就像和一个人生活的久了,想起来时会自然而然在脑中浮现对方的音容相貌,会自然知道对方的脾性、喜好。

    杨老正色提醒他,“内观这个东西,只有理论,没有依据。后来被道医所用从而留下很多说法。

    医者重实践,以结果论高低。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学,去做。一个患者来找你治病,这是多大的信任,只有谨慎面对才对得起人家。

    不要把精力放在这些玄奇故事里。”

    张三点头受教,可还是没忍住问杨老,“您说的内视有理论指的是什么?”

    杨老没好气看他一眼,决定这是回答他最后一个这方面的问题,“黄帝内经上不是有导引之说嘛,有种说法,勤练导引可内观。

    就像你教养老院那些老人的保健操,其实就是强身健体的方法。导引也是如此,但功效没人能说的清楚。

    有人说打太极能练出什么内力,你见到有人修炼出内力了吗?就是一种说法罢了,你不用较真。”

    张三这下明白了,也彻底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一早上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午饭后杨老要午睡,张三在书房找了本医书随意翻看等待下午杨老继续授课。

    书房里的书他已经看得七七八八,手中的书也早已记在脑中。拿在手中只是一个习惯而已。

    杨老午睡后,张三开始正式请教一直有兴趣的五运六气学说。杨老依旧以早上的教学方式,和张三有问有答,深入浅出把学问一一展现在他面前。

    杨老告诉他,中医的灵魂就是气理学说,它用阴阳变换的原理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这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胸发展规律。

    物质从无序向有序变化就是系统的产生,从有序向无序转化就是物质系统灭亡。这个规律可以简化为一句话。整体决定局部,即阳主阴从。

    人是一个物质系统,当然要遵循这个规律。祖先用它解释了人的生老病死,并用来指导中医学,中医学就是建立在对这个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认识之上。

    描述这个自然变化规律的就是五运六气。

    疾病有内因外因之分,内因就是一个人先天的体质偏性。外因就是外在世界的变化。

    人为什么会生病?内因是变化的根本。体质偏性是疾病的关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当外在世界的变化加剧了人的体质偏性,使身体偏上加偏,人也就病了。

    五运六气的重要性不仅可以推导出疾病的外因,还可以推导出疾病的内因。掌握了五运六气,疾病的内因外因也就掌握了,这就是中医学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