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金圆券
作者:星辰晚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最新章节     
    乾清宫。

    衍圣公府的事安排下去之后,朱翊钧没再去投入更多的精力,毕竟那么大一个衍圣公府,查,肯定是能查出问题的。

    只要能查出问题来,剩下的都好说。

    此时,朱翊钧正在召集内阁、户部议事。

    内阁的四位大学士,外加户部尚书宋纁,五把凳子,左三右二,分列而坐。

    户部尚书宋纁起身,“皇上,今年户部的开支,主要还是赈灾。”

    “四月,赈江北、大名府、开封府。六月,京师地震,赈京畿百姓。七月,又免去了山东两个府的夏税。”

    朱翊钧叹了口气,“上天无常,百姓受苦,赈灾的事不能拖。”

    “近几年天灾频繁,户部已经多次行文各地督抚,让他们早做防备。加之仓储粮食充沛,绝不会让百姓忍饥。”

    天灾愈发频繁,朱翊钧曾多次下旨让各地囤积粮草,以备灾荒,所幸是没有出现大的乱子。

    “银行的事怎么样了?”

    “回禀皇上,各地的银行都已步入正轨。商人存钱,银行开具银票,在各地皆可兑换,极为方便。”

    “有不少百姓,也逐渐在银行中存钱。臣与户部的同僚商议后,觉得可以择地再增设几个银行,以便利百姓。”

    “这么说,户部已经有了合适地点?”朱翊钧问道。

    宋纁躬下身子,“圣明不过皇上。”

    “户部拟定在南直隶的松江府、扬州府,湖广长沙府,福建泉州府,山东东昌府临清州,增设银行。”

    接着,宋纁又做了解释。

    “南直隶松江府本就是天下富庶之地,百姓殷实,用银钱的地方也多。扬州府是漕运要地,来往商人、百姓多聚集于此。”

    “湖广地域广大,仅靠一个武昌府的银行,怕是难以供应整个湖广。若在长沙府增设一银行,则可以兼顾荆楚所需。”

    “福建自重设市舶司、增设海防馆以来,出海的船队络绎不绝。泉州自宋朝时便是大港,于福建的船队也多于泉州出海。”

    “然福建的银行仅在福州府有一处,出海的船队若是想要存储、兑换银钱,还要跑到北面的福州府,很是不便。”

    “倒不如在泉州增设银行,既便利船队,也可便利来往运送货物的商人。”

    “山东东昌府临清州,是漕运北上重地,运送至京畿的漕粮和货物,多囤积于临清。商人、士子、百姓,各色人等,往来不断……”

    朱翊钧听的频频点头,“可。”

    “回头拟个详细的章程,报上来。”

    “臣遵旨。”

    “还有,银行的账要一笔一笔的记清楚,之前湖广的银行出现过有账本被焚烧的情况,若是再有此类情况,一律按监守自盗处置。负责的主官也要跟着一块受罚。”

    宋纁神色微颤,“臣明白。”

    “下个月,京师银行的账目由国子监派人去查。”

    朱翊钧给银行定下的查账规矩,除了户部自查外,京师的银行,由皇帝按月随机指定一个包括东厂、锦衣卫在内的在京衙门去查。

    要是查出纰漏,户部相关的人员,以及上几个月查账没查出问题的官员,全部受罚。

    地方银行的账,则由布政使司的参议、按察使司的佥事、各个府衙的佐官轮流查账,巡按御史巡按期间也可以查账,不定时的还要派东厂、锦衣卫的人下去查账。

    “是。”宋纁应了一声,接着说道:“皇上,民间还是有不少钱庄,他们收钱到百姓的存钱后,发放对应数额的银钱。”

    “银行收到百姓存钱后,也发放对应数额的银票。二者,很容易弄混,若是民间钱庄出现纰漏,或会引起百姓连带对银行银票的猜疑。”

    “臣以为,是否可将银行发行的银票更改名称。”

    “宋尚书可是有什么好名字?”朱翊钧问道。

    宋纁顿了一下,“臣闲暇时曾与户部同僚闲谈过此事,银行发行的银元呈圆状,且以金银为本,银票相当于是双方的契据,是为券也。”

    “莫不如将银行发行的银票更名为金圆券,以示与民间钱庄银票的区别。”

    “倒也不必如此。”朱翊钧随即否决。

    “银票在民间流通甚广,贸然改名怕是会引起波动。且银行发行的银钱与民间钱庄的银票大有不同,百姓是分的清的。”

    “银票之名,还是不要更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