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哭孝陵
作者:星辰晚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最新章节     
    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

    看护孝陵的,则是孝陵卫。

    那些被发配去缅中都司的南京京卫的世袭军官们,纷纷跑到孝陵去哭诉。

    明太祖屠杀功臣,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治目的,而且多是针对上层勋贵。

    大明朝被屠杀的开国勋贵中,有的,也确实该死。比如蓝玉,就蓝玉犯下的那些事,真要是按律例处置,也逃不过一个死罪。

    除了这些顶层的勋贵之外,其余的中下层开国功臣,并未遭受到大规模清洗,这些人都集中于卫所中,而且官职都是世袭的。

    如,戚继光祖上戚祥,原本是明太祖的亲兵,后平定云南的过程中战死。明太祖便令其后代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卫所的这些世袭军官,才是大明王朝的统治基础。

    从明初到明末,卫所可谓是为大明朝流尽了血。

    尤其是在明朝中后期,领兵的将领绝大部分都是卫所出身,尤以榆林卫为最。

    卫所制度,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在移民戍边方面尤为明显。至于后来有的军户成为类似农奴的存在,是源于卫所制度在执行中出现了问题。

    军户逃亡,也是在明朝前期就有,不过并不奇怪。

    比如西北的军户。大明朝开国之初,西北是没有多少人口的,于是乎,大量江南一带的百姓强制性的被迁移到西北,成为军户。

    有的则是跟随肃王等藩王前去西北一同就藩,而后落户在那。

    西北的自然环境,在明朝时已经恶化,而且西北多是色目人、蒙古人。

    原本生活在江南的人到了西北,成天啃沙子不说,还要面对各方面都不和的其他民族,他能不跑吗。

    而南京京卫的这些世袭军官,就不一样了。

    应天是什么地方呀,天下繁华之所。饱暖思淫欲,这些世袭军官一代两代的还行,可时间一长,又不问你经历战事,自然而然的就堕落腐化。

    如今,为了逃避去缅中都司,这些世袭军官更是想出了一个绝妙计策,哭孝陵。

    向太祖皇帝哭诉。

    原本南京兵部尚书张国彦只调了三十几个人去缅中都司,可架不住这些人心里有鬼,生怕自己也被调去缅中都司,就自动抱团,拉帮结伙的全都要去哭孝陵。

    南京本就繁华,人口众多,平时那些作威作福的军官一个个的哭天抹泪,哀嚎震天,惹得百姓纷纷涌上街头看热闹。

    护陵的孝陵卫得到消息后,二话没说,立刻发起总动员,不管男女老少,能动的全都上阵,抄家伙就把孝陵的出入口全都堵上了。

    没办法,孝陵卫的职责就是看护孝陵,要是真让这些人搅闹孝陵,孝陵卫的官兵就算是一个人长了俩脑袋也不够抵罪的。

    得到消息的南京守备官员们,眼珠子都红了。

    南京守备太监李浚,最为激动。

    孝陵归他这个南京守备太监管,要是孝陵出了事,头一个要问罪的就是他。

    因此,也顾不上有没有工具,李浚一个劲的在那骂张国彦、顾承光等人,什么父亲、母亲,什么大爷、祖宗,通通问候一遍。

    守备太监府内,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跑到李浚面前,“干爹,人手都赶到孝陵去了,轿子也都准备好了,咱们这就去孝陵吧。”

    李浚急得直接给这小太监一巴掌,“混账东西!”

    “都什么时候了还坐轿子,备马!”

    “是,儿子这就去准备。”那小太监急匆匆的又跑开。

    南京中军都督府内,协同守备新建伯王承勋正在整顿兵马。

    戚继美带着人赶了过来,朝着王承勋行礼,“新建伯。”

    “戚将军。”王承勋都没顾得上行礼,随口应了一句,接着又训斥整队的官兵,“都快点。”

    “戚将军,家里就麻烦你照看着点了,我得带人去孝陵和镇远侯汇合。”

    戚继美知道轻重缓急,“还请新建伯放心。”

    “走。”王承勋带着人刚要出发,一个队官迎面走了上来。

    “新建伯。”

    “有什么话路上说。”王承勋很是急切。

    孝陵内外,全都站满了官兵。

    孝陵内,是护陵的孝陵卫官兵。

    孝陵外,是南京守备勋臣镇远侯顾承光、协同守备新建伯王承勋、守备太监李浚以及南京兵部尚书张国彦带的官兵。

    内外官兵中间,便是一众哭哭啼啼的世袭军官。

    这些人想进孝陵,但被孝陵卫挡住了。

    这些人见孝陵卫阻拦,便想硬闯,结果孝陵卫的官兵直接亮了刀子,还撂下狠话,“无令擅闯者,就地正法!”

    这些人还是很明白一句话的,那就是:生命是宝贵的,而且只有一次。

    他们面对气势汹汹的孝陵卫官兵,没敢闯,因为他们知道,孝陵卫的兵,是真敢杀人。

    可也不甘心就这么调头回去,于是就在原地哭诉。

    鼻涕一把泪一把,估计自己亲爹死的时候都没这么卖力气。

    闻讯赶来的一众守备官员和官兵,当即就把这些给围了,明晃晃的刀枪冒着寒光,杀气腾腾。

    虽然官兵很多,可周边还是聚拢了很多看热闹的老百姓,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让开,让开。”后面又来了一队人,领头的是魏国公徐邦瑞。

    魏国公府世镇南京,虽然现任魏国公徐邦瑞身上没有南京守备的官衔,可孝陵要是出了事,他知道,魏国公府绝对脱不了干系。

    徐邦瑞走到官兵队伍前,“镇远侯,我与这些人相对熟悉,莫不如让我过去劝劝他们。”

    “还劝什么劝!”南京兵部尚书张国彦一点都没有给魏国公徐邦瑞留面子。

    “南京这么多衙门,这么多官员,这么多兵,全聚在孝陵边上,难不成是来让太祖阅兵的?”

    守备太监李浚则做的更迅速,直接挥手,“把人全给我抓了!”

    “是。”南京锦衣卫、南京守备太监府的人纷纷上前。

    “拿人。”张国彦也招呼南京兵部的人上前。

    镇远侯顾承光、新建伯王承勋,二人此时也不再顾及勋贵之间的关系,没有给魏国公徐邦瑞面子,跟着命令麾下士兵上前拿人。

    如狼似虎的官兵纷纷上前拿人。

    “太祖啊。”

    “太……呜呜……祖……”

    “呜呜……太……祖,啊!”

    正在哭泣的军官们,还没哭尽兴呢,就被官兵强行拉走。

    “太……啊!”一个军官还没哭完呢,就挨了一家伙,接着又被拽走。

    守备太监李浚见有人不想走,冰冷的说道:“谁要是不走,就打!”

    一个正在哭诉军官,“太祖啊,太祖啊,太,太,太疼了。”

    “别打了,别打了,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