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众林法则难安顿
作者:爱吃黑馒头的韩三千   有一个传奇春秋吴国最新章节     
    1

    在苏州博物馆,有一把堪称镇馆之宝的剑,那就是余眜剑。这把剑的剑身布满菱形暗纹,这把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剑身上有七十余文字,记录着寿梦、余祭、余眜三位吴王伐麻、伐楚、伐越的故事,也涉及吴国王位兄终弟及的制度。

    余眛剑上的铭文说明在先秦时期的铸剑技术已经相当不错然而,这把神秘的余眜剑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据说,每当深夜时分,剑身所刻的文字会闪烁出奇异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有人猜测,这把剑或许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显现出来。

    一位年轻的考古学家对余眜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定深入研究这把剑的历史和传说,揭开其背后的神秘面纱。经过数月的努力,他终于在一本古老的典籍中找到了关于余眜剑的记载。原来,这把剑不仅仅是一件兵器,更是吴王权力的象征,拥有着超乎想象的力量。但要释放这种力量,必须找到缺失的部分......然而,那剑身上的七十余个文字符号,由于年代太久,有的已经只能借助仪器来辨别,通过逻辑思维来推断什么字。

    据记载,公元前 585 年,寿梦称王,吴国开始崛起。寿梦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扩大了吴国的版图。公元前 561 年,寿梦去世后,他的四个儿子依次即位,即诸樊、余祭、余眛和季札。其中,诸樊、余祭和余眛都曾担任过吴王,而季札则因为不愿意继承王位而推辞。

    余祭在位期间,继续扩张吴国的势力范围,曾与楚国交战,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然而,余祭在一次视察战船时被刺客杀害。随后,余眛即位成为吴王。余眜在位期间,继续与楚国交战,并在公元前 537 年击败了楚国。此外,余眛还派遣使者前往越国,要求越国向吴国进贡。

    余眛剑作为历史文物,不仅见证了吴国的兴衰历程,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制造技术和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余眛继位之后,听从了季札的建议,吴国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平静期。然而,在春秋那个充满杀伐和战乱的时代里,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那时的社会,犹如一片弱肉强食的丛林,每个人都在争夺自己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你想要保持低调和宁静,别人也不会放过你。他们会认为你的沉默就是软弱,进而对你展开攻击。在这个混乱的时代里,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而弱者只能被淘汰出局。

    因此,尽管余眛采取了温和的政策,但他的国家依然面临着来自周边各国的威胁。这些国家、尤其是楚国,则频频发动侵扰,甚至越国也在楚国的怂恿下对吴国的边境地区骚扰和攻击。面对这样的情况,余昧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他首先加强了军事力量,训练了一支精锐的军队,并建立了一套有效的防御体系。同时,他还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接触,试图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然而,楚国似乎并不愿意放弃对吴国的侵略意图。他们不断派遣军队越过边境线,袭击吴国的村庄和城镇。

    余眛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更果断的行动,吴国将无法抵御楚国的进攻。于是,他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出征,与楚国展开一场决战。上阵父子兵,余眛的儿子也随父亲出征,充当前锋大将军。在战斗中,余眛和他的儿子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最终成功击退了楚国的军队。这场胜利不仅让吴国得到了暂时的安宁,也让余眛和他的儿子赢得了国民的尊敬和爱戴。

    楚军被打败,越俘刺杀余祭的账还没算,这下正好,余眛也没忘教训一下越国,大兵压境,要求越国向吴国进贡,否则开战!越国怂了,答应从此向吴国进贡。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啊!越国这次算是领教到了吴国的厉害,也不敢轻易招惹吴国。而吴国则通过这次行动,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成为了东南一带的霸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力才是硬道理,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立足。同时,也要善于抓住机遇,果断出击,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2

    有史料戏说,讲吴王一脉都有个家族病,那就是头痛。古公亶父是死于头痛的,寿梦也是死于头痛的。头痛原因很多,比如精神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紧张和紊乱,从而引起头痛症状。此外,一些疾病也可能引发头痛,例如感冒、高血压、偏头痛、脑肿瘤等等。对于头痛患者来说,首先要找到病因并及时治疗,才能有效缓解疼痛。如果头痛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尽快就医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避免过度劳累等,都有助于预防头痛的发生。

    余?的病与他的王位有关。据说,当他继承王位时,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在了他的头上。这种压力让他无法承受,于是他开始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头痛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时候,他会因为头痛而无法处理政务,导致国家陷入混乱。这让他十分痛苦和焦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这一次的发作特别严重,令他已经没法正常处理朝政,他知道凶多吉少了,赶紧把季札叫到跟前。

    余眜说:“弟啊,我的病来势凶猛,宫中大夫都诊断过了,药也吃了不少,还是不见起色,兄终弟及,这是父王在时立下的旨意,你就继位吧。”

    季札一脸惊愕地看着兄长,心里犹如翻江倒海一般,他怎么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呢?

    季札看到弟弟如此神情,赶忙安慰道:“季札啊,不要过于忧虑。虽然大王现在病重,但我们要相信只要你继位,一定会做得比我更好。”

    季札心急如焚,双手紧紧握拳,眉头紧皱,眼中满是焦虑和担忧。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眼前的局势,但他心中仍然抱着一线希望。

    余眜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地说道:“季札啊,这是父王在时立下的旨意,你就继位吧。”

    季札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决,语气坚定地说:“大王您虽然身体有些不适,但只要慢慢调养,一定会恢复健康的。这件事情并不急于一时。”说完之后,他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一会儿才再次开口说道:“大王,您不需要这么着急做出关于继承王位的决定。我季札一心只想报效国家,并无心称王称霸。所以,请大王一定要慎重考虑我的想法。”

    余眛看着季札,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失望。他知道季札的决心,也明白自己无法强求他改变主意。于是,他叹了口气,又说:“你知道吗?你的继位并不是我个人的感情用事。”他看着季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作为一个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服务是一种神圣的职责,这是我们吴国历代君主的使命和担当。”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承载着整个吴国的希望。

    “如今,历史选择了你,你就应该勇敢地负起这个责任。不要推辞了,否则对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余眜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季札,不容置疑地说道。

    季札还是不肯继位,他不是不知道余昧的病情,病入膏肓,已无可救药了。但继位这件事,他实在是不愿意去做啊!他深知自己并非合适的人选,那些侄辈,如公子光、夫概以及余昧的儿子们,哪一个不是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之人呢?他们都是具备栋梁之才的人物,又有谁不觊觎着那至高无上的王位呢?

    季札心里明白,一旦他接受了这个王位,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他不想因为权力而引发内部纷争和流血冲突,更不愿看到国家陷入混乱之中。因此,尽管众人都希望他能继承大统,但他却坚决拒绝了这一请求。

    季札知道,吴国需要一个能够团结各方势力的领袖,一个能够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君主。而他并不认为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和魅力。相反,他更愿意将精力放在文化艺术的追求上,通过音乐和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理想。

    面对余眛的恳切请求,季札感到十分无奈。他理解余眛对国家的担忧和期望,但他也坚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于是,他再次婉拒了余昧,并表示愿意继续辅佐新王,共同为吴国的未来努力奋斗。

    在季札看来,虽然他不能登上王位,但他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为吴国贡献力量。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吴国一定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然而,他并不知道,他的决定将会引发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

    余眛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撑不了多久了,但同时也深知季札对于继承王位毫无兴趣且心意已决。为了避免自己离世后可能引发的混乱局面,余昧果断采取行动,将几位手握重兵的公子调离国内,派遣至边境地区驻守,以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而自己的儿子,则被留在了身边。

    随着时间的推移,余眛感觉自己的生命力逐渐消逝,就像一盏即将熄灭的油灯。在这关键时刻,他毅然决定再次派出使者前往季札的封地,希望能说服季札接受兄长传位给他的意愿,为兄终弟及制度做出最后一次尝试和努力。

    然而,季札又出国了,这次到什么地方呢?是徐国。

    说起来也巧,上次他在奉余眛巡访中原诸国的时候曾经路过徐国。当时,徐国的国君对他非常热情,并亲自设宴招待他们一行人。在宴会上,季札和徐国国君相谈甚欢,两人聊起了各自国家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问题。而就在这时,徐国国君注意到了季札腰间的佩剑,这把剑锋利无比,剑身闪烁着寒光,剑柄上镶嵌着宝石,华丽异常。

    “好一把宝剑!”徐国国君赞叹道。

    季札微笑着回答:“是啊,这可是我父亲留给我的。”

    徐国国君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之情,但他并没有开口索要。毕竟,这是人家的传家之宝,怎么可能轻易送人呢?但是,季札却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其实,当时他就有心将此剑送给徐国国君了。不过,由于当时出访任务尚未结束,剑,作为一种身份的标配,他还不能将剑送给徐国国君。于是,季札暗暗下定决心,等回国后一定将这把剑送给徐国国君。

    可惜,后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让季札无暇顾及这件事。如今,他终于有机会再次来到徐国,可以兑现自己的诺言了。想到这里,季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可是让季札没想到的是,徐国的国君竟已命赴黄泉,季札伤心不已,便把佩剑挂在徐国国君的坟前……

    这公元前527年,吴王余眜去世,留下遗嘱:“吾弟季札贤,欲以属之”。意思是想让季札继承自己的王位,当使者找到季札,但季札推辞不受。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大臣们便推举余眛的儿子继承了王位。王僚时代开始。

    在徐国的季札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或者激动。相反,他的神情显得异常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切的发生。尽管王僚的继位存在一些争议,但季札似乎并不打算介入其中。几天之后,季札终于回到了吴国。当他见到王僚时,季札向他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并正式承认了王僚作为吴王的合法地位。然而,对于季札来说,这并不是一场权力的游戏,而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他深知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也明白吴国需要一个稳定的领导来维护国家的繁荣与安宁。因此,他决定支持王僚,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治理国家。他的行为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和尊重,他被认为是一个品德高尚、忠诚正直的人。而僚也因此得以暂时稳固地统治着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