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我姐就是被你这张嘴给骗到手的
作者:五文弄墨   你好1978最新章节     
    郑新燕住的地方不是军艺分的房子,距离军艺还有一段距离。

    梁玉雯带着蒋明春来到郑老师家,今天是周六,郑老师的爱人张先生也在。

    夫妻俩将二人邀请进来,一番畅聊之后,蒋明春才知道。原来郑老师的爱人,过去在人艺工作过一段时间。人家不仅给人艺写过本子,还是个知名的评论家。

    张先生给蒋明春好几部作品都写过评论稿。光是登了报的就有五篇。

    蒋明春平日里不太注意这些评论,倒是唐南乔经常拿一些评论文章给自己看。其中就看到过一篇张先生评论《雪国列车》的文章。

    对于像许良玉他爹那样的头号黑粉,蒋明春一惯懒得理睬,可支持自己的真爱粉,那绝对是要全方位关注了解的。

    “春明同志,现在完全可以说是咱们国内,着名的作家! 昨天我同九三学社的乔、萧两位老朋友探讨。谈论起《高山》这部作品,他们都是赞口不绝。

    都是男儿身,年轻的时候也都是一腔热血,看到这样的作品,怎能不流泪!怎能不感慨!”

    张先生毫不掩饰的表达自己的喜爱。

    蒋明春连忙表示感谢:

    “张先生过誉了,我也是有感而发,要说功劳还得是那些真正的战士们。”

    张先生点头表示认同:

    “我看过《解放军报》发表的关于《高山》的研讨会内容。抛开那些华而不实的修饰,最朴素的话,才是最真挚的感情表达。

    我平日里喜好听民间故事,真实的我听,离奇的我也听。每次听完,我都要把它们记下来。等哪天记录的多了,再去翻看。不管是真实的还是离奇的,我总能从中看出些许门道。找到一些问题和答案。

    就如同读一部作品一般,第一次读,和第二次,第三次总会是有不同的。读的内容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

    “理解!”

    最后这两个字,张先生和蒋明春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

    张先生仿佛找到了知己:

    “你也是这么认为的?”

    蒋明春点头道:

    “我读书的时候有个坏毛病,遇到不懂的不会立刻去找答案,而是继续往下读。

    很多时候,看完后面的内容,前面的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会解决。

    可如果先去找答案,带着答案去往下读,那么后面的内容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觉得这句话,不是非要让人去读一百遍,理解到位自然也就无需再读了。至于百遍,为的不就是后面的一个‘义’字吗?”

    听到这里梁玉雯忍不住反驳起来:

    “我不这么认为,理解的前提不就是要先学习,读书吗?抛开前提,直接重视结果,不是本末倒置嘛?”

    张先生和蒋明春对视一眼,皆是哈哈大笑。

    梁玉雯被笑的有些摸不着头脑,偷偷伸出脚在蒋明春的小腿上轻轻踢了一下。

    蒋明春没办法只好给她解释一下:

    “我和张先生说的理解,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理解。我们现在的人学习,大多重视形式上的意义,和所谓的标准答案。

    但却忽略了过程和思考。从而使大多数学子们陷入到非黑即白的误区当中。

    大家往往是以某个标准为参照,遇到了问题就去以这个标准为中心,寻找答案。

    却是从不去考虑标准的本身。

    倘若标准本来就是错误的呢?

    最后找出的这个答案,是不是也就错了?”

    梁玉雯被说懵了。她不想这么快就屈服,可一时间想不出反驳的内容。

    蒋明春的话,让张先生也有了一些启发,刚刚蒋明春说的那些话当中,也还有自己没有想到的地方。

    于是赶忙掏出纸笔,把蒋明春的话记录下来。

    郑新燕端着茶过来,见自家丈夫这么起劲儿,不由的笑了:

    “春明这次过来,我家老张又要有新的收获了。”

    张先生停下笔:

    “岂止是收获,应该说是很大的收获。春明同志对‘理解’的看法比我还要深一层。我只看到了理解过程的重要性,而春明却是看到了理解过程的必要性。

    如果大家都能意识到这个必要性,我们的文化科技,将会不断的迎来一场又一场的变革和复兴。”

    张先生越说越激动,拿着笔和本子在几人面前来回踱步,最后停在蒋明春面前:

    “我决定了!我要写一篇关于理解的论文。题目就用春明同志提到的‘标准’二字,名字就叫《标准论》。

    我感觉未来的五年甚至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我都要以这三个字来研究了!”

    乖乖!

    我就随便说一说,你咋还把半辈子给搭进去了?

    可不兴这么冲动啊!

    蒋明春本想劝一劝,谁知对方已经完全上头了,一把抓住蒋明春的手:

    “春明同志,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引用你刚才说过的那几句话?”

    蒋明春赶忙点头:

    “可以,完全可以。一句话而已,我随口说说的。”

    “不不不!这可不是随口就能说出来的。春明同志必定是有更高的思想境界。

    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写出这么多好的作品!这下我算是服了!”

    蒋明春本来是和郑老师研究话剧本子的,没想到还意外收获了一个将近五十岁的老迷弟。

    下午的时候,张先生可谓是把自己写话剧的经验,一字不落的全都教给了蒋明春。

    还给他拿了以前写过的几个本子作为参考。

    不得不说,这次是真来对了!

    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蒋明春反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双方约定了明天周日继续研究。

    在郑老师家里吃过晚饭,蒋明春和梁玉雯这才离开。

    一路上梁玉雯总是盯着蒋明春的侧脸,看的人有些瘆得慌。

    走了一段路,蒋明春终于忍不住了:

    “你老看我干嘛?”

    梁玉雯依旧盯着他语气幽幽道:

    “你是不是在来之前就准备好了腹稿?”

    蒋明春一愣:

    “我是来学习话剧创作的,打什么腹稿啊?”

    “哼!”梁玉雯抱着膀子,

    “我才不相信呢!你才来郑老师家一次,看看把郑老师的爱人迷惑成什么样了!

    依我看,我姐,也肯定是被你这张嘴给骗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