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石人镇
作者:过尽千帆11   都重生了谁还做渣男啊最新章节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陈卓背着双肩包,走下了客车。

    一股清新的冷意,瞬间冲淡了车厢里那说不上来是什么的复杂气味。

    昨天下午从奉天出发,坐了一夜的绿皮火车,到达松江省白城市。

    接着换乘长途客车,历经4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到了这个在地图上都不容易找到的小城——江源县。

    陈卓觉得,自己的腰都要断了。

    出了车站,一抬头就能看到远处巍峨连绵的长白山脉,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

    陈卓哈了哈手,呼吸中带着一道雾气。

    那些南方小土豆们,绝对不会想到,10月中旬的东北,气温已经这么凉了。

    出了汽车站,随便在路上拦了一辆出租车,跟人家说是去石人镇八道沟村。

    结果司机翻了个白眼:

    “兄弟,我开的是汽车,不是直升飞机,只能给你送到石人镇,50块钱,走不走?”

    陈卓下意识的直接拒绝,他以为自己这是被当成肥羊了。

    结果连续问了三辆出租车,才终于弄清楚,不是人家要宰客,实在是石人镇太偏僻,路又不好走。

    “兄弟,俺们东北人是不可能宰客的,你就放120个心。”

    坐上出租车,健谈的司机大哥这样说道。

    “也就是这几年,世道太平了,搁到五年前,你但凡说去石人镇,都没人敢接这趟活儿……”

    陈卓笑了:

    “师傅,你看我像是劫匪吗!”

    司机大哥也察觉到自己说错了话,脸色讪讪的:

    “不像不像,兄弟文质彬彬的,怎么可能是坏人!”

    陈卓掏出新买的长白山,抽出一根递给司机:

    “师傅,听你的意思,石人镇那边民风很彪悍?”

    98年,对于开车抽烟这种违章的处罚,没人当回事儿。

    司机大哥一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拿起打火机,点燃香烟美美的吸了一口。

    “15块钱的长白山1942,味道就是淳……”

    赞叹了一句好烟,他才想起陈卓刚刚问的问题。

    “彪悍谈不上,就是那边太穷了,兄弟你是读书人,当然也明白人要是穷得活不下去了,啥幺蛾子都能整出来!”

    这句话,陈卓倒是深以为然。

    上辈子在乡镇做小公务员,他也听同事偶尔说起过,一些偏远山区的新闻。

    在那里,宗族的家法甚至更要大于国家法律。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陈卓觉得这句话是不对的。

    越穷的地方,代表着当地人受教育的程度越低。

    这也导致了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模式中。

    跟不上外界的发展,贫穷的地方越发闭塞。

    想到这里,他将手伸进口袋,摸了摸临走之前,铁二路派出所童猛塞给自己的纸条。

    “老弟,我有个战友,复员之后被分配到了石人镇派出所,你要是遇到什么困难,直接去找他,保证这小子不敢推脱。”

    纸条上只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和一串座机号码:方远!

    按照司机大哥的描述,童猛的这位战友,还真是非用不可。

    出租车在石人镇停下,司机大哥收了车钱,好心替他指点了去镇派出所的路:

    “兄弟,你顺着这条路左拐,二十米后再左拐,遇到岔路继续左拐,再走一段就能看到派出所的牌子了。”

    陈卓笑着道谢,心里却在画魂:大哥给我指的路线,咋听起来像是个圈儿呢!

    按照司机大哥的指点,找了半天,终于在镇子角落里,发现了一座连红砖墙都破败了的院子。

    要不是门口那块掉了一半油漆,勉强还能认出字来的牌子,陈卓差点儿走过了头。

    国营752林场派出所!

    陈卓挠了挠脑袋,满头问号。

    不是石人镇吗,这个752林场又是咋回事儿?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院子。

    正对着大门,一拉溜十几间红砖房。

    房子的墙上,依稀能分辨出当年的红油漆标语:抓建设,促生产,保安全!

    非常有年代感。

    陈卓有一种错觉,自己又穿越了一次,回到了六七十年代。

    “有人吗,请问有人吗?”

    随着喊声,从左侧第二间屋子里,探出一个脑袋:

    “你找谁?”

    陈卓笑着掏出根烟递过去:

    “师傅,请问一下方远在吗?”

    那人本想拒绝,看了一眼陈卓手中的烟盒,没舍得。

    “你找方所啊,去八道沟了,他家亲戚这几天有喜事。”

    得,还扑了空。

    看在好烟的面子上,那人倒是提点了一句:

    “你要是没什么急事,那就过两天再来,要是急着找他,就去八道沟田老五家,一准儿能找到!”

    陈卓笑着道谢,顺手把还剩下多半盒的烟,塞进那人手里:

    “大哥,烟不好,您别嫌弃,拿着抽。”

    那人假意客套了一下,顺手接过揣进口袋。

    他一个月的工资才200多,可抽不起15块钱一包的好烟。

    陈卓从派出所出来,又绕了一圈,找到镇子上唯一的一家小卖部,买了点东西,顺便打听了一下情况。

    可能是看他出手阔绰,胖乎乎的老板娘倒是很愿意回答问题。

    通过攀谈,陈卓这才知道,原来这座小镇,是当年的一座伐木场。

    六七十年代,东北大量木材被运出去支援兄弟省份的建设。

    靠着林场吃饭的工人,最多的时候有近一千人。

    再加上家属,说是破万也差不多。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小镇。

    林场没落之后,许多人都离开了。

    也有一部分人习惯了这里的生活,选择了留下。

    这就是为啥派出所门口,还挂着国营752林场派出所的牌子。

    陈卓又试着问起自己要去的八道沟,胖老板娘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后生,那里可不是个好相与的地方,你这细皮嫩肉的,别再被人家留下,做了上门女婿。”

    陈卓只当对方是在开玩笑,也没往心里去。

    “姐,我就是听说那里风景好,想过去看看,他们还能吃了我不成!”

    眼瞅着陈卓态度坚决,老板娘想了想,指着小店门外一辆刚刚装满货物的驴车:

    “张老四家就是八道沟的,来我这儿给儿子置办结婚用的物件儿。

    你非要去的话,可以搭他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