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工业母舰的爆炸原因
作者:烟味中的苦涩   人类完蛋了,我带着人类火种跑路最新章节     
    在君逸细致的查看工业母舰舰载ai各项数据的时候,六艘测试型飞船按下他的指令开始返回主基地飞船停泊区等待下一步指令。

    而在工业母舰爆炸解体的区域此时是一片狼藉,巨大的舰体如破碎的拼图般四散开来。

    曾经雄伟的“手掌”造型已经彻底消失不见,现在只剩下那些扭曲的金属残片和燃烧着的残骸在太空中漫无目的地飘荡着。

    就在这堆残骸中,有几艘宇宙飞船正在小心谨慎地穿梭其中,仿佛是在墓场里寻找遗物的使者一般。

    这些飞船分别是一艘睚眦级巡洋舰、三艘穷奇级驱逐舰、两艘饕餮级运输飞船以及五艘黄蜂级小型运输飞船。他们都是接到了命令后才赶到这里来执行打捞任务的。

    睚眦级巡洋舰和三艘穷奇驱逐舰首先释放出了运输无人机,开始打捞那些散落在周围的小型碎片。

    而随后,它们又释放出了腹部的抓钩,紧紧地抓住了一些体积较大的残骸,并将其缓缓地朝着基地的方向拖动。

    与此同时,饕餮级运输无人机和黄蜂级运输无人机也不甘示弱。它们同样打开了舱门,释放出了大量的运输无人机,加入到了打捞小型碎片的队伍当中。

    与其他战舰不同的是,它们并没有使用抓钩去拖拽那些庞大的残骸,而是选择先将收集起来的小型碎片装载上船,然后再用绳索牵引着那些体积巨大的残骸,慢慢地向基地移动。

    在飞船还在打捞鲲鹏级工业母舰残骸的时候,君逸这边经过细致的查看完舰载 AI 的各项数据之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神情,自言自语地说道:“居然是核聚变能量反馈出现的麻烦。”

    “唉,看来在没有解决这个麻烦之前,我们只能暂停这次的实验了……”说完,他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了起来。

    原来,君逸为了实现工业母舰能够跟上舰队的速度,采取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力大砖飞,也就是让多台引擎同时工作。

    然而,这种方法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其中一台引擎出现了能量反馈问题,这一问题迅速波及到其他引擎,最终导致了一场可怕的串联式爆炸,而这场爆炸直接将整艘工业母舰炸得四分五裂。

    其实,类似的串联爆炸问题并非首次发生,早在君逸在比邻星进行飞船测试时,就曾经遭遇过这样的情况。

    那次事件给君逸带来的巨大阴影,使得他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亲自参与新型飞船的测试工作。

    所谓的能量反馈问题就是多台发动机工作时会存在能量相互反馈的情况。

    一台发动机产生的多余能量可能会以热辐射、电磁辐射或者粒子流的形式影响到其他发动机。

    如果这种能量反馈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就能使其他发动机内部的等离子体状态发生改变。

    例如,一台发动机的等离子体因能量反馈而温度骤升、密度增大,可能会超出其磁约束的极限,从而导致反应失控导致爆炸。

    在找到出现的问题之后,君逸立刻对现有的磁约束核聚变引擎进行了改进,他改进的方向有能量吸收与于涂层等。

    他在发动机之间使用了耀金材料,这款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多余的热辐射、电磁辐射等能量,防止能量在发动机之间传播。

    接着他又在上面使用了具有高反射率的纳米金属涂层,这种涂层材料可以像“盾牌”一样,将不需要的能量阻挡在发动机外部,减少能量反馈。

    而后他又优化了引擎布局来减少能量反馈,比如,增加发动机之间的物理距离,采用特殊的几何布局,如将发动机以特定角度排列,使能量反射或散射的方向避开其他发动机。

    除了上述的改进,他在改进型的引擎上加入了之前在鲁坦星击毁的三级文明探测器的部分引擎技术。

    虽然他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透彻磁惯约束核聚变发动机,但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他已经掌握了许多相关的技术知识。

    按照他现在的进展速度,如果再给他数十年的时间,他绝对有信心可以彻底掌握这项令人惊叹的磁惯性约束核聚变发动机技术。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深知,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于是,这次给改进型的引擎加入部分磁惯性约束核聚变发动机技术不仅是对现有引擎的一次重大改进,更是一个大胆的实验尝试。

    君逸深知,要想让引擎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必须从核心技术入手。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他最终确定了一项关键技术——高温超导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导体中的电阻,提高电流传导效率,从而实现更强大的动力输出。

    在选择超导材料时,君逸面临着诸多挑战。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试验,他最终选定了纳米耀金作为高温超导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在特定的临界温度下展现出了惊人的零电阻特性。这意味着电流能够在其中毫无阻碍地流动,同时还能承载更高的电流密度。如此一来,引擎的性能将得到显着提升,为飞船提供更加强大的推力。

    此外,君逸还对引擎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他借鉴了磁惯性约束核聚变发动机的部分原理。

    巧妙地利用磁场来控制等离子体的运动轨迹,使其更好地适应高速飞行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引擎的能量转化率得以大幅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其动力输出。

    ……

    2327 年 8 月中旬,经过近一年的辛勤努力,君逸终于成功地完成了一项重大突破——设计出一款全新的引擎。

    经过精确计算,这种新型引擎理论上能够让鲲鹏级工业母舰的航行速度达到惊人的光速 0.41 倍!相较于现有的 0.36 倍光速,整整提高了 0.05 倍。

    然而,这些都仅仅是理论数据,真正的效果还需要经过实际测试才能确定。

    当君逸完成新型引擎的设计后,他毫不犹豫地将所有相关数据传输至主基地的子程序,并下达命令:“立即开始按照这些数据生产新型引擎。”

    与此同时,他还指示子程序对六种不同型号的测试飞船进行改装,全部换上新型引擎。

    此外,他还特别强调要再生产一艘鲲鹏级工业母舰,并且确保其发动机采用最新研发的型号。

    随着指令的下达,整个主基地自动化工厂迅速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状态。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等加班加点,全力投入到新型引擎的生产和飞船的改装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