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杨林杨方结兄弟
作者:离耳   隋唐演义群英传最新章节     
    杨林在颍州城设下宴席,城内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喜庆的氛围,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首欢快的乐章。

    那宴席之上,丰盛的菜肴琳琅满目,摆满了一张张宽大的桌子。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一应俱全,令人目不暇接。美酒的香气如丝丝缕缕的轻烟,弥漫在空气中,勾人心魄。众人齐聚一堂,共同庆祝颍州城的成功收复,也庆祝杨方加入了他们的阵营。

    杨林与杨方相邻而坐,两人推杯换盏,开怀畅饮。不知不觉间,他们已喝得半醉。酒意微醺之间,双颊泛红,眼神也变得有些迷离。

    杨林面带微红,那醉意让他的笑容更加豪放,眼神中带着几分朦胧的醉意,笑着说道:“杨兄弟,我杨林字虎臣,一生征战沙场,历经无数风雨,只为了家国安宁,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

    杨方亦是舌头大了几分,说话都不再利索,应道:“杨林兄,我杨方字义臣,也是怀着一腔忠义之心,渴望为正义而战,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啊。”

    说罢,两人对视一眼,仿佛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随即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爽朗而畅快,只觉彼此的字号都如此契合,就好像是上天特意安排的缘分。

    杨林兴致高昂,举起酒杯,大声说道:“杨兄弟,你我如此投缘,性情相投,不如就此结为兄弟,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杨林愿与兄弟你携手并肩,共闯这风云变幻的世界。”

    杨方一听,激动得猛然站起身来,由于动作过于急促,酒杯中的酒都洒出了不少,溅落在身上也浑然不觉,高声应道:“杨林兄,能与你结为兄弟,小弟求之不得!此后愿随兄长相依相伴,永不相离。”

    于是,在众人热切的目光见证下,杨林和杨方当场结拜。他们双手抱拳,神情庄重而肃穆,郑重地立下誓言:“皇天在上,后土为证,今日我杨林与杨方结为兄弟,从此生死与共,永不相负!若有违背,天打雷劈!”这铮铮誓言响彻整个宴席,如同洪钟大吕,震撼人心。

    众人纷纷举杯祝贺,气氛更加热烈欢腾。欢笑声此起彼伏,如海浪般一阵高过一阵;碰杯声清脆悦耳,似风铃摇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真挚的喜悦和深深的祝福,那欢乐的场景仿佛能永远定格在这美好的时刻。

    这杨方,日后为了杨家江山,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每一场战役,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用他的勇猛和智慧为杨林出谋划策,立下赫赫战功。

    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杨方挥舞着手中的兵刃,呐喊着冲向敌军,所到之处,敌人闻风丧胆。他不仅善于用兵,更是能安抚民心,让百姓对杨家军心悦诚服。

    平日里,他不辞辛劳地操练士兵,加强军备,时刻保持着军队的战斗力。遇到困难时,他从不退缩,总是想尽办法克服,以坚定的信念支撑着自己和众人。

    杨方的忠诚和奉献,成为了杨家江山稳固的基石,他的名字也在杨家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收复颍州之后,杨林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回到了杨坚的军帐之中。杨坚亲自出帐相迎,目光威严而欣慰地看着手下大将:杨素、杨林、韩擒虎、贺若弼、伍建章、鱼俱罗、杨方、高颖等人。

    这些将领们个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有的如杨素,智勇兼备,谋略有方;有的像杨林,勇猛无畏,冲锋陷阵势不可挡;韩擒虎则是霸气外露,气势如虹;贺若弼心思缜密,善于洞察战机;伍建章刚正不阿,忠诚勇猛;鱼俱罗威猛异常,令人胆寒;杨方新归杨坚麾下,满怀壮志;高颖足智多谋,沉稳大气。他们有的勇猛盖世,有的智勇双全,皆是当世豪杰。

    一时间,杨坚意气风发,心潮澎湃。此七人中(除去杨方)再加上尚未出现的双枪将定彦平、双鞭邱瑞,就是日后杨坚建立天下所倚仗的兴隋九老。他们将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携手并肩,奋勇向前。

    在这营帐之前,微风拂过,旌旗飘扬。杨坚望着这些得力干将,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辉煌与荣耀,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坚信在他们的辅佐下,定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

    而杨坚这边,已经围困邺城多日。这座邺城,作为北齐的首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城高墙厚,守备森严。如今,在这北齐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一时间居然有二十万大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勤王救驾。那浩荡的队伍扬起漫天尘土,遮天蔽日,其中更有猛将高宝宁、秦旭等人。

    这高宝宁,手持一杆马槊,力大无穷,曾在数场战役中杀敌无数,威名远扬。那秦旭,使一杆长枪,枪法出神入化,令人胆寒。此二人武艺高强,威名赫赫,他们的出现令杨坚的军队上下皆不敢有丝毫轻视。

    杨坚这边,虽然在一路征战的过程中加上新招降的士兵,算来算去也不过二十五万。与敌方浩浩荡荡的二十万勤王大军相比,在兵力上并无明显优势。而且敌方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首都而来,怀着必死的决心,士气正盛,那股同仇敌忾的气势犹如燃烧的烈焰。

    杨坚紧皱眉头,在军帐中来回踱步,忧心忡忡地说道:“诸位,如今敌众我寡,敌方士气又如此高昂,这可如何是好?”

    杨林挺身而出,抱拳说道:“主公莫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等定当拼死一战!”

    韩擒虎也大声说道:“没错!我们不能被他们的气势吓倒,总有破敌之法。”

    杨坚停下脚步,看向众人,沉重地说道:“话虽如此,但这一战事关重大,不可莽撞行事。”

    众将领们也神色凝重,伍建章说道:“主公,我们需谨慎谋划,寻找敌方的破绽。”

    鱼俱罗附和道:“对,不能贸然出击,以免中了敌人的圈套。”

    杨方沉思片刻,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分兵诱敌,再设伏围歼。”

    高颖则摇摇头,说道:“此计风险太大,万一……”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应对之策。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并未动摇,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誓要为杨坚夺取胜利,成就大业。

    夜晚,月色如水,轻柔地洒在大地之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银纱。杨林带着高颖和鱼俱罗悄然出城,三人皆是轻装简行,身着深色的夜行衣,行动间小心翼翼地避开敌军的巡逻。他们的脚步轻盈而谨慎,每一步都仿佛经过了精心的计算,生怕发出半点声响引起敌军的注意。

    微风拂过,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撩动着他们的衣角。杨林望着眼前高大巍峨的邺城,那城墙在月色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宛如一位不可侵犯的巨人。他不禁转头看向高颖,目光中充满了疑惑与探寻,问道:“高颖,你给我讲讲这高宝宁究竟是何许人也?”

    高颖微微仰头,神色凝重,眉头微微皱起,像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缓缓回答道:“将军,这高宝宁乃是北齐皇帝至亲,他身上流淌着的可是北齐最纯正的血脉,论起血统,甚至比当今北齐皇帝还要纯正得多。而且,他不仅出身尊贵,更是在沙场上历经无数次拼杀,在北齐军中威望极高。他的谋略、勇武,皆是上乘,更是兰陵王高长恭之下第一人。想当年那兰陵王高长恭,那可是战神一般的存在,勇冠三军,百战百胜。他所到之处,敌军无不闻风丧胆。若他还在,估计咱们北周这边,无人能敌。”

    鱼俱罗听闻,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露出一丝后怕的神情,感慨道:“如此厉害的人物,幸好不在,否则这仗可就难打了。这北齐昏君,真的是自毁长城,亲小人,远贤臣,才让北齐陷入如此困境。”

    杨林目光坚定,如寒星般闪烁,沉声道:“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退缩。北齐如今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气数已尽。这邺城,乃是关键之地,我们定要拿下!哪怕高宝宁再厉害,我们也要凭借智慧和勇气战胜他。”

    高颖点点头,眼中透露出对杨林的敬佩,说道:“将军所言极是,勇气和决心至关重要。只是这高宝宁确实不可小觑,我们还需更加谨慎,从长计议,制定出万无一失的破城之策。”

    三人在月色下继续观察着地形,他们的目光在城墙、城门、周边的山川河流之间流转。月光映照着他们专注而坚毅的脸庞,心中默默筹划着破城之策,每一个细节都在他们脑海中反复推演,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突破点。

    高颖随即说到了高宝宁的事情,他的声音在静谧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这高宝宁出生在代地,自小就在那艰苦的环境中成长,磨炼出了非凡的意志和卓越的武艺。早年抵抗北部突厥契丹之时,他纵横沙场,经常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地。他手上一把马槊,挥舞起来虎虎生风,气势磅礴,令人难以抵挡;还有一把雕花弓,那弓制作精良,拉力极大,他射箭的技艺更是出神入化,百步穿杨。无论是近战与敌人短兵相接,还是远战以弓箭制敌,他都是无敌的存在。曾有多次,他单人匹马冲入敌阵,杀得敌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正因如此,他在北齐军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士兵们对他敬畏有加,视其为战神一般的人物。”

    杨林听着,眉头紧锁,心中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对手愈发重视起来。鱼俱罗则握紧了手中的兵刃,暗暗发誓定要与之一较高下。

    高颖继续描述道:“那兰陵王与高宝宁的比试,真真是惊煞众人!兰陵王身着银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身姿挺拔,仿若山岳,那眼神犀利如鹰隼,让人不敢直视。他手中长枪舞动,枪影重重,如蛟龙出海,气势磅礴得让人窒息。

    高宝宁也毫不逊色,他紧握着马槊,肌肉紧绷,每一寸肌肤都透露出力量。他的怒吼声响彻云霄,仿佛要与天地抗衡。两人你来我往,招式变化多端,观战之人只觉眼花缭乱,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五十个回合中,战场尘土飞扬,马蹄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高宝宁虽体力渐渐不支,可他的眼神依旧坚定,透着一股不屈的狠劲儿。他的衣衫被汗水浸透,却依旧拼尽全力去抵挡兰陵王的攻击。

    这场比试,让众人对高宝宁刮目相看。他能与兰陵王激战至此,其勇猛和坚韧可见一斑。此后,他在北齐军中声名远扬,将士们谈起他,无不是满脸的敬佩与尊崇。”

    鱼俱罗目光炯炯,紧握着拳头说道:“高兄弟,若是让我碰到了高宝宁,我定要与他好好较量一番!我鱼俱罗纵横沙场多年,还从未怕过谁。我倒要看看,究竟是他厉害,还是我鱼俱罗的刀法更胜一筹!我就不信,凭我多年练就的功夫和无畏的勇气,会在他面前落了下风。我定要让他知道,我北周的将领可不是好惹的!哪怕他有通天的本事,我也要与他拼个你死我活,为我军挣得荣耀!”

    杨林没有说话,只是神色凝重地望着远方。他从高颖的描述中,清楚地知道高宝宁绝非等闲之辈,绝对不好对付。他的心思飞速转动,思考着应对之策。

    他也深知北周军队这边的底细,虽然兵多将广,但能真正与高宝宁一较高下的将领屈指可数。而他杨林,目前在北周军中算得上是第一号人物,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他明白,这场战斗的胜负不仅关系到眼前的局势,更关系到北周的未来。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全力以赴,带领北周军队取得胜利。

    杨林紧接着又问道了秦旭,高颖微微皱了皱眉头,回答道:“秦旭年老了,若是年轻之时,以他的本事,在战场上倒是无敌的存在。只可惜岁月不饶人呐。想当年,秦旭在战场上那叫一个威风凛凛,他手中长枪舞动,如蛟龙出海,敌军根本无法近身。他的战术谋略更是令人赞叹,往往能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只叹如今他已英雄迟暮。

    不过,他虽然年老,他的儿子秦彝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那秦彝武功高强,枪法精湛,在同辈之中也是出类拔萃的。秦彝自幼习武,勤奋刻苦,对枪法的钻研可谓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使得一手好枪,招式变化多端,刚柔并济。与人对战时,他身形矫健,枪出如龙,气势如虹。且此人不仅武艺出众,更有勇有谋,颇具大将之风。若能得此良将助力,我们的胜算又能增添几分。”

    鱼俱罗也接着说,“这秦彝我知道,人送外号金锏镇长江,听说他之前二十岁就镇守南边,打的南陈几乎没有敌手,所以得了这个外号。想那南边的敌军,听到他秦彝的名号,无不胆战心惊。他在战场上横刀立马,威风凛凛,手中金锏挥舞起来虎虎生风,敌军被他打得丢盔弃甲,抱头鼠窜。他所带领的军队更是军纪严明,作战勇猛,在南边那可是威名远扬,让南陈的军队望风而逃。”

    “不过可惜的是,这秦彝好像如今驻守在济南府,不在邺城,可惜,少了一个对手。”鱼俱罗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想我鱼俱罗一直渴望与真正的高手过招,这秦彝若是在此,定能与我大战几百回合,那才叫痛快!如今他不在,倒是让我觉得这场仗少了几分挑战性。”他一边说着,一边握紧了手中的兵刃,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与秦彝一较高下。

    杨林听了,微微颔首说道:“即便秦彝不在,这邺城也必须拿下。但若是日后战场上能与他相遇,倒也是一场值得期待的对决。”高颖也附和道:“不错,我们当前还是先集中精力应对眼前的局势,至于秦彝,若有缘,自会有交锋之时。”三人望着邺城的方向,心中各有所思,但夺取邺城的决心却愈发坚定。

    杨林回头望了望邺城,那高大的城墙在夜色中显得更加威严而神秘。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要将这座城看穿。在心中,他默默地将高宝宁和秦彝两个名字记了下来,就像刻在了一块不朽的石碑上。

    他深知,这两个名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两个强大的对手,更是他未来征战路上可能遇到的巨大挑战。但杨林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涌起一股强烈的斗志。他暗暗发誓,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无论对手多么强大,他都将勇往直前,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战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