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各家选择
作者:张如白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最新章节     
    张老二知道大家都着急,没顾上喝茶,把打听的情况说了说。

    众人也犯了难,“这又要花银子找人顶替,又要找关系改户籍的,咱们普通老百姓哪有这个本事啊!”

    “这个就得看各家选择了,托人改户籍的事我可以试一试,虽说也不一定能成,但是总比现在这样等着强”,张平安道。

    “好了,现在方法也有了,你们自己考虑清楚了再过来吧,别把我们家当茶馆似的天天过来”,张氏开始赶人。

    村长和族老们闻言都先走了,说要等商量好了再过来。

    刘水生爹娘还有刘大哥没走,主要是还想再问问刘水生在府城的事情。

    “平安,听二丫昨天回去说水生托你把银子都带回来了,他身上一文钱都没留,这要真有个啥事儿他可咋办呢,那东家还不是说把他赶就赶走了,这傻孩子,怎么这么傻呢”,刘母抹眼泪道。

    “伯父伯母,你们也别太担心,水生打小就机灵,他肯定不会有啥事儿的,再不济,他还有我们在府城租住的小院的钥匙,走前我们家还剩不少粮食呢,他肯定饿不着的”,张平安只能先安慰道。

    “哎,这都是命,看他的造化吧”,刘父叹气道。

    刘大哥是见过世面的人,在外闯荡过,更冷静一些,“平安,我们家和你们家情况一样,也是分家没分户,现在符合年龄要求的一共有十一个人,也就是要去四个人,如果按你这样说的,可以用银子解决问题的话,那我们就用银子解决问题,到时候我和你一道去县城。”

    “这可得不少钱呢,光找人都难”,刘父发愁道。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多给钱肯定能找到”,刘大哥道。

    “刚才回来路上,我和我爹商量了一下,想从李家洼找人”,张平安也没瞒着。

    “从我娘家找人?”,李氏惊讶道,“那可不近呢!”

    “咱附近几个村子都富裕,就算再穷的人家也能勉强糊口,谁愿意把自家好端端的儿子送去服役的,况且他们自家还得出人,只能往远的穷的地方找,那样更快”,张老二解释道。

    “那倒是”,李氏明白了,心里也松一口气,好歹自家不用出人了,因此对这事也很积极,提议道:“那要不我今日就回去吧,现在时辰还早,天擦黑时应该能到。”

    “今日回去太晚了,你们那边野物多,不安全,等明日吧,天蒙蒙亮你和老大就出门”,张氏道。

    “行,那听娘的”,李氏应道。

    “这样吧,明日早上我和叔婶子一块儿去”,刘大哥思索片刻后道。

    李氏求之不得,多个人也多个伴儿。

    刘父刘母和刘大哥说完后便告辞回去了,徐氏本来想留饭,被拒绝了,现在事情还没解决大家也没心情吃饭。

    刘家人走后,还没到吃午饭的时间,小虎便跑过来通知道:“平安哥,大伯二伯三叔,我爹说要开祠堂议事,让你们吃完饭都去。”

    “成,我知道了”,张平安应道。

    “那我走了,我还要去通知别家”,小虎说完就一溜烟跑远了。

    中午吃完饭后,张家几人便去了祠堂,人已经都来的差不多了。

    村长张大强把征兵的事儿,还有张老二父子二人去县城打听的情况都仔仔细细说了,最后道:“你们是个什么章程自己商量好,明天晚上晚饭前告诉我,定好了人选的把名字报给我,不然误了时辰误了朝廷大事,可是要杀头的。”

    有年纪大一些的老头嚷嚷道:“大强,你少吓唬我们。”

    张大强闻言板起脸道:“谁吓唬你们了,这是里长反复强调的,你们要是不怕杀头你们就尽管不报。”

    这下子人群里没声了。

    “行了,我要说的就这些,都散了吧”,张大强摆摆手道。

    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张大强上前拉住张平安父子二人道:“平安,我们家要花钱找人顶替,到时候你去县城办事一定记得喊上我一起啊!”

    “成,大强叔你找到人了吗”,张平安疑惑道。

    张大强点点头道:“有人选了,等下下午我去跑一趟看看情况。”

    “成”,张平安应道,也没多问。

    第二日一大早李氏便带着张老大还有刘大哥一道回了娘家,直到第二日下半晌才回来。

    马氏见人回来了,连忙端茶递水,少见的殷勤,等众人喝完茶后才问道:“大哥大嫂,怎么样了?”

    李氏喝完茶抹了抹嘴上的水渍,道:“办妥了,八两银子一个人。”

    马氏闻言呼出一口气,道:“还好还好,这个价钱还能承受。”

    李氏却很生气,道:“你们是不知道,刚开始他们跟我要十五两银子一个人,想钱想疯了,我直接拒绝了,这是不可能的事,都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一年也挣不到几百文,就敢开口问我要15两,后来还价还到八两,实在还不下去了,又赶时间,我就答应了。”

    刘大哥接话道:“好在事情办成了,花点银子就花点银子吧,他们就指望靠这个赚笔钱给儿子娶媳妇呢!”

    马氏听糊涂了:“你们到底找的谁啊?”

    “找了几个快五十岁的老头子,牙都快掉没了,真是便宜他们了,要搁平时他们一辈子也挣不到八两”,李氏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