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事业的东风来了
作者:雪满弓   二婚拥抱幸福最新章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范宇在信息系统运维领域的副业越来越稳定,他开始考虑是否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

    他和江雪商量,是否可以组建一个小团队,接一些更大的项目。江雪非常支持他的想法。

    范宇和江雪站在新租下的工作室空间里,这里空空荡荡,但在他们眼中却充满了无限可能。两人决定扩大团队,开展项目完成后脱保的项目运维业务。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 他们深知,要让这个工作室顺利运转起来,首先需要一支优秀的团队。他们精心撰写了招聘信息,详细列出了对工程师的技能要求、工作经验以及对项目运维的理解等内容,然后发布在了各大招聘网站上。

    没过多久,简历便如雪片般飞来。看着邮箱里不断增加的简历数量,范宇和江雪既兴奋又有些紧张。他们知道,接下来的面试过程将是一场挑战,也是寻找志同道合伙伴的关键。 在工作之余的时间里,他们开始了面试之旅。

    第一个来面试的工程师是一位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年轻人,名叫小李。他刚毕业不久,但对信息系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你好,小李,欢迎你来参加面试。能先简单介绍一下你在学校里参与过的与系统运维相关的项目吗?”

    范宇微笑着问道。

    小李有些紧张地推了推眼镜,开始讲述他在大学期间参与的实验室项目,包括如何协助老师维护实验室的信息系统,处理一些简单的故障和数据备份等工作。虽然项目规模不大,但从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的认真和细心。

    “那你对项目完成后脱保的运维有什么理解呢?”

    小李思考了一下:

    “我觉得这需要我们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因为没有了厂家的支持,我们要对整个系统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前做好各种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要注重和客户的沟通,了解他们的使用习惯和需求变化。”

    范宇和江雪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小李虽然经验不足,但他的理解很到位,而且有潜力可挖。

    下午面试的是一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老张。老张一进门,就给人一种沉稳自信的感觉。

    “我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了八年了,大大小小的项目运维我都做过。对于脱保项目,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老张自信地说道。

    “哦?那你说说看。”

    范宇很感兴趣地问道。

    老张详细地阐述了他的经验,从如何对脱保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到根据不同系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运维策略,再到建立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他的回答让范宇和江雪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但老张的薪资要求也比较高,这让他们有些犹豫。

    在面试过程中,他们还遇到了一位性格很有特点的工程师小王。小王技术能力很强,但性格比较直率,甚至有些傲慢。

    “我觉得你们这个工作室刚起步,很多东西可能都不完善。不过没关系,有我在,我可以把运维工作做得很好。”

    小王说道。 范宇皱了皱眉头:

    “那你觉得团队合作重要吗?如果在团队中遇到和你意见不一致的同事,你会怎么做?”

    小王回答:

    “我当然知道团队合作重要,但如果我的想法是对的,我会坚持。我相信技术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江雪在一旁听着,觉得小王虽然有能力,但这种性格可能会对团队氛围产生不良影响。他们陷入了思考,是否要考虑这样一个有技术但性格可能会带来问题的人呢?

    随着面试的继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工程师。来面试的有一位女工程师小赵,她在之前的工作中主要负责大型企业信息系统的运维,对细节把控非常出色。她带来了自己整理的详细的运维案例分析,从系统架构到故障排查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明了。

    “我很注重在运维过程中的文档记录和数据分析。我觉得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小赵说道。 范宇和江雪对小赵的专业和认真印象深刻。她的这种工作方式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对于脱保项目来说,详细的文档和数据分析能够帮助团队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运维效率。

    还有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小孙,他虽然在运维经验上稍显不足,但他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他在面试中提出了一些关于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优化运维流程的想法,让范宇和江雪眼前一亮。

    “我觉得我们可以引入一些自动化运维工具,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和提高故障处理的及时性。”

    小孙兴奋地说道。

    范宇和江雪意识到,虽然小孙的想法还需要进一步实践和完善,但这种创新精神是团队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勇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对于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

    新的团队成立后,面临的挑战也更多了。

    项目的规模变大,涉及的技术领域更广,管理和协调的难度也增加了。

    但范宇和江雪并没有退缩,他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合理地分配任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团队的努力下,他们又接到了几个大型项目,各个项目之间的人员配置协调成了最重要的问题,范宇和江雪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精力也是不济了。江雪觉得必须要有一个人专职来负责工作室的工作了。

    江雪拉着范宇坐在工作室的小会议室里,表情严肃地说:“范宇,我觉得咱们现在必须得找一个人专职来管理工作室了,再这样下去,咱俩都忙本职工作,很多管理上的事儿就顾不过来了。”

    范宇皱着眉头点点头:“我也有这种感觉。可这专职管理的人,咱们俩谁来当呢?这得好好商量一下。”

    江雪思索了一下,说:“如果我来专职管理,有利的地方是我比较细心,平时和大家沟通也多,对团队成员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我在协调资源、安排日常事务这些方面还算擅长,可以让工作室的运营更有条理。但是弊端也很明显,我的技术能力没有你强,对于一些高难度的运维项目,在技术指导上可能会力不从心,影响项目推进。”

    范宇听后,接着说道:“我来管理的话,优势是对业务技术层面把控得比较好。毕竟很多复杂的问题我能快速解决,在制定技术相关的管理策略上会更准确。可问题是我不太擅长处理那些琐碎的行政事务,像人员考勤、办公用品采购这些。而且我的性子有时候比较急,可能在和团队成员沟通一些非技术问题时容易产生矛盾。”

    江雪轻敲桌面:“是啊,这真的很难抉择。如果咱们两个都过工作室去,现在的工作就都要丢掉了。虽然工作室的发展又需要专人来好好统筹管理,提高效率。但是我们两人都去,显然有点浪费资源了。”

    范宇叹了口气:“要不我们再观察观察?或者看看有没有可能从团队成员里培养一个合适的人来协助管理?”

    江雪摇摇头:“从团队里培养可以,但现在我们急需有人来承担起管理的主要职责。咱们不能再拖了,得尽快决定。”

    两人陷入了沉默,都在权衡着其中的利弊,思考着这个对工作室发展至关重要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