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必自毁1外戚弄权】后梁末帝朱友贞的登基继统是充满悬疑色彩的,疑点重重,又因其自身威望不足,难以服众。对此,朱友贞只能对朝廷外的藩镇将领采取姑息绥靖态度,而对朝廷内部则加紧通过政治斗争收缴权力。朱友贞的帝位来路不正。这是他最大的忌讳,而这又是每个人都心照不宣的。就连他的正室妻子张氏都不愿承认他。朱友贞打算立张氏为皇后,张氏说你都没有“有事于南郊”,还不能算正儿八经的皇帝,我哪儿能就当皇后呢?未等朱友贞郊天,张氏就已经病重,于是朱友贞急忙先册封她为德妃。德妃张氏福薄命浅,就在册封德妃的当晚,她就因病医治无效,香消玉殒,享年24岁。朱友贞悲伤不已。德妃出殡的前夕,朱友贞辗转反复,夜不能寐,浑身上下说不出的哪里不舒服,于是起身,孤独地在卧房里游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贤妻。忽然间,龙床壁上的宝剑隐隐有声,似有龙吟。朱友贞大呼不可思议,近前观瞧。这时,有刺客突然冒出,朱友贞随即拔剑自卫,亲手斩杀了刺客。事后,朱友贞用昂贵的云母打造了一副剑匣,把宝剑珍藏其中,赐宝剑名为“护圣将军”。以上这段描写同样出自正史,言之凿凿。但听起来更像是武侠小说或评书演义,非常不可思议。而再往下看,也许就会豁然开朗了:经查,刺客是受康王朱友孜的差遣,前来行刺的。于是,朱友贞就将弟弟朱友孜以谋反罪名诛杀。至此,后梁立国五年以来,宫廷刺杀事件已经发生了三起,平均不到两年就来一次。每一次都是一桩悬案。朱友贞设计陷害弟弟朱友孜,也许是为了防范自己成为第二个朱友珪。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他怎么夺得帝位的,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不相信自己的兄弟手足,不相信功勋旧臣,那他相信谁呢?答曰:外戚。他最信任的是表兄弟袁象先、姐夫赵岩、小舅子张汉伦、张汉鼎、张汉杰、张汉卿、张汉融。鉴于朱友贞诡异的继统模式,后梁以赵、张为首的“外戚帮”渐渐掌握了帝国实权。他们恃宠弄权、卖官鬻爵,离间君臣。于内,他们排挤敬翔、李振等;于外,他们离间杨师厚、刘鄩等。朱友贞继统以来,宗室中除了朱友孜疑似刺王杀驾外,还有一人是真的意图谋反,这就是惠王朱友能。朱友能,朱全昱之子,陈州刺史。与他安分守己的老爹不同,朱友能所为多不法,身边聚集了一大帮奸邪小人。两次宫廷政变后,朱友能也觉得自己也可以竞争一下皇位,手下人也迎合他的心意,积极鼓动他搞事情。陈州盛行各种旁门左道,迷信之风经久不衰。“陈州三百日”的时候,赵犨兄弟就利用人们的迷信心里,导演“阴兵神助”,坚定军民的抵抗意志。如今,朱友能同样借助迷信蛊惑人心。在朱友能的秘密指使下,有一支民间团体在首领母乙、董乙的带领下,披上了佛教的外衣,自创一派,取名为“上乘教”。其实看他们的名字,我感觉更像是披了道教外衣。有了官府暗中支持,“上乘教”快速发展壮大,宣布建国称帝,母乙、董乙自称天子,设置文武百官,然后对外武力扩张,劫掠周边郡县。但很快就遭朱友贞的镇压。傀儡被消灭,朱友能干脆从幕后走到台前,发动叛乱,率领叛军直扑汴州。朱友贞派霍彦威、王彦章、张汉杰率军平叛。朱友能兵败投降。朱友贞赦免了他的死罪,但把他软禁在汴州。朱友能的两位亲兄弟朱友谅、朱友诲受其牵连,也遭到了软禁。实际上真正领兵平叛的是霍彦威和王彦章,“外戚帮”的张汉杰只负责监督二人,并收割功劳。朱友孜行刺,朱友能叛乱,使得朱友贞更加疏远朱氏皇族,而对“外戚帮”愈加信任。如同唐昭宗一样,为了加强皇权,朱友贞也需要在文官中培植一支忠于皇帝的政治力量,选拔标准自然也是大同小异,概括起来就是两点:根基浅;声望高。于是,一个叫李愚的人进入到了朱友贞的视线。李愚,出生在一个不甘平凡的平凡家庭,父亲李瞻业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之后便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下一代,潜心教导李愚。李愚在很小时候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聪慧,在父亲严格的教导下,李愚饱读诗书,并且品格高尚,脱离了低级趣味。早年迫于生计而在安陵县当主簿,负责帮县长整理文书档案等。这是清高孤傲的大才子李愚所不甘心的。于是,在丁忧离职之后,李愚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去往首都长安的路,要当“北漂”。造化弄人,由于战乱,大唐连续多年未开科取士。英雄无用武之地,大才子李愚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首都的房价太贵,消费太高,李愚实在难以承担,于是只能迁往郊区,再郊区,再郊区……最终客居于河中、华州一带。“北漂”终于成了“河北漂”。他只希望战乱早日平定,朝廷早日开科取士,这样自己就能以知识改变命运了。不久之后,宦官刘季述发动了“少阳院政变”,幽禁昭宗皇帝。正义耿直、愤世嫉俗的李愚听说后,痛心疾首,不顾尊卑等级,直接向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华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写去一封书信,晓之以春秋大义,劝韩建起兵勤王,擒斩阉竖。李愚劝韩建出兵之事,已在前文有提及。韩建与关西集团、宦官刘季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书生意气的李愚所无法洞察和理解的。李愚诚然是个有才华、有学问的高级知识分子,但他也的确不懂政治。韩建虽然没有采纳李愚的建议,但非常欣赏这位知识分子,于是给了李愚非常优厚的待遇,希望他可以做自己的谋士。李愚虽然穷困潦倒,但书生意气的他绝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断然拒绝了韩建的高薪聘请,愤然离开华州。后来,便是“凤翔之围”,朱温与李茂贞在凤翔争夺昭宗。那时李愚逃到了东都洛阳以躲避战乱,然后投奔到了李延古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延古毕竟是李德裕的孙子,虽然早就被排挤出了政坛,但此时的李延古仍旧守着李德裕在平泉的一处豪华别墅。这座别墅日后还会发生一件广受质疑和争议的事,后文将会提及。李愚是有骨气的念书人,不愿白吃白喝,不愿接受嗟来之食,他带着孩子每天都为李延古家辛勤劳作,充当苦力。不久之后,朝廷终于在东都洛阳开科取士,李愚欣然前往。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愚一举登第,官至河南府参军。咸鱼翻身,金凤凰飞出鸡窝。李愚终于摆脱了漂泊,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国家正式公务员。前途似锦!造化弄人。朱温取得“凤翔之围”的胜利,成功抢回昭宗,并火速迁都,加紧逼唐禅让。此间,柳璨等人积极迎合朱温,大搞政治清洗,李延古因此被贬。受李延古的牵连,李愚丢了官,被迫辗转河朔地区,与同宗人李延光相濡以沫。残酷黑暗的现实给李愚纯洁天真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朱友贞登基后,李延光以其出色的才华被推荐到宫中做演讲,接触到了朱友贞。随后,李延光在朱友贞面前竭力盛赞李愚的才学,并且强调李愚不仅才学出众,更是品格高尚,深有史鱼、蘧瑗之风。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耿直中正,留下“尸谏”的典故,孔子都为他点赞,并转发评论道:“直哉史鱼!”钢铁直男界的祖师爷;蘧瑗,春秋时卫国大夫,道德模范,孔子的朋友,位居孔庙东庑之首。以史鱼、蘧瑗来形容他,可见李愚的人品。在李延光竭尽全力地安利之下,朱友贞终于召见了传说中的道德楷模、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纯粹的、反三俗的大才子李愚。面试的结果令朱友贞非常满意,立刻将李愚提拔为左拾遗,官虽然不大,但也是直接进中央。不久之后,李愚火箭提拔,最终进入崇政院,成为李振等人的副手。至此,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来,李愚全方位符合朱友贞的用人标准:出身寒微,非名门望族之后,没有高门大姓的加持,在朝中没根基、没背景、没靠山,底子清白的“三无”产品;有学问,有道德,有理想,有抱负,建设和谐社会的“四有”青年。李愚就是朱友贞要找的政治花瓶。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畜无害的李愚,竟也因一点小事而遭排挤,罢出朝廷。事情是这样的:某日,衡王朱友谅入朝,李振等人急忙起身跪拜请安,唯独李愚挺身而立,只是长长地作了一个揖。朱友贞责备李愚失礼。李愚不卑不亢,反问:“请问陛下,我失何礼?”堂堂天子竟被当面顶撞,朱友贞非常不高兴,说道:“衡王,是朕的兄长,连朕都要致拜。崇政院使李振,你的顶头上司,他也要毕恭毕敬地跪拜。你咋就这么傲慢无礼?”李愚的耿直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不畏强权,跟皇上抗辩道:“陛下拜衡王,是家人礼。李振等是陛下私臣。而我居朝堂,是国家公职人员,且与衡王素无私交,于公于私,我都无跪拜之礼。我不是阿谀谄媚之徒!”“大胆!”朱友贞撕下了礼贤下士的虚伪面具。只因李愚不肯跪拜朱友谅,朱友贞就将他贬官外放到邓州。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400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