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杂乱纷扰
作者:小一号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最新章节     
    当初朱棣为了压制尚为太子的朱高炽,将黄淮和杨溥关押了起来,都在诏狱里关了十年,这两位也是够坚强的,条件这么差都挺了过来,太子登基了,当然立马荣登高位了,进入内阁,领衔户部尚书等。
    还有像李时勉等都被放出来了,然后又大赦天下,送还教坊司无辜牵连之人回乡,谢晋等家属也都返送回来,方孝儒,齐泰,黄子澄等俱平反,有子嗣遗留的皆善待之。
    吏治方面,辞退年老之臣,提拔贤能,贤上庸下,惩罚贪污腐败。又准许逃户归其乡,配送粮食,免其两年赋税。刑法方面反对滥用肉刑和株连。
    黎利的叛乱很快就传到了京城,皇上召集杨士奇,杨荣,黄淮,杨溥来商议,杨荣提议说太子精通军务,应当请来商讨对策,于是朱瞻基有幸参加了洪熙朝第一次正式的军事会议。
    “太子怎么看?”朱瞻基扫了一下众人,心里想着,这些重臣都没有把交趾当回事吧,大概是无关紧要吧,像鸡肋一般,他很无耐地摇摇头。
    他这个动作,被朱高炽发现了,这个太子,真没人能够治得了他?或许若微那丫头可以,想起这个他顿时一乐。
    “皇上,我还是那句话,有些事情一旦做出来决定就没有回头路了,不能无立场,无决断,这都是不行的。”朱高炽被他气的半死,这个忤逆之子。
    “太子这话说得没有错,老成持重,皇上。”杨士奇人比较机敏,经常能够巧妙地化解矛盾。大家都很熟了,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但是也没有什么好说得,关键看皇上。
    朱瞻基他是挺郁闷的,为什么美国整天打这个打那个,大家反而很崇尚?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曲人之兵,就再派人去招降吧?”既然皇帝这么说,大家都没有意见。
    皇帝心里不舒服,朱瞻基心里也不舒服,他也不愿意上朝,只想做自己得事情,这不两个婆娘又怀孕了,每次都差不多是这个时候,怎么这么巧?这都是他刻意控制的,也是在试验他的火力,到底怎么样,现在终于得到验证了,效果不错!
    他觉得人不能压制太狠了,就像气球一样,压了这边那边起来了,朱高炽就是这样,朱棣把他打压得这么厉害,结果食欲跟**无法克制,反而变本加厉起来。这也难为了郭妃,人家这么胖,怎么侍候啊!
    反过来说明朱高炽还是很有个人魅力不是?其实男人好色也正常,他的妃子其实不多,只是比较宠爱郭贵妃而已。
    朱高炽从小就喜欢吃,长得很胖,有一次朱元璋像军队一样召集他的孙子们一起阅兵,结果别人都到了,就他一个人迟到,问他为什么迟到,他说,天气太冷了,我先吃点东西暖和暖和再来。
    永乐十八年的时候,迁徙进京的时候,别的东西倒是带的不多,就是带了二十个厨子,二十个厨子,那得做多少东西?
    朱棣知道此事之后很生气,只留给他两个厨子,其他全部调到光禄寺,并且让他每天只能吃两餐,连茶水都给他禁了。
    虽然他很鄙视他的老爹,太过于信奉君子之道,他觉得皇帝最要不得的就是儒学,儒学是用来迷糊天下老百姓的,是统治工具,而不是用来教皇帝的。
    但是不得不说朱高炽还是有很多过人之处的,总体上来说是个难得的好皇帝,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忍让,妻妾生活和谐完美,对儿女照顾有加,对待臣子宽厚,勤政爱民,可惜天不假年。
    他是知道朱高炽只是坐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宝座的,说起来他还是很有一些政治主见的,很不认同朱棣的一些治国方略,他有天下大同的理念。
    这跟朱瞻基的想法就背道而驰,他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他的理解是:他认为天地是不仁慈的,皇帝也同样,驱动万物,以符合天道。当然老子的道德经肯定不是这样注释的。
    去年九月,平江伯陈瑄奏陈:重国本,择贤能,苏民力,兴学校,整军伍,谨边防。有人出言反驳说滥调重谈,没有什么新鲜的。朱高炽却说:出自武臣,虽为寻常之事,亦难能可贵。
    兵部尚书李庆进言:今年养马,除了供给军队外,还剩余数万匹,现在正值各地官员会聚京师,请准以民间例,一人发一匹马,税课其驹。
    杨士奇说:“朝廷选贤授官,而你却让他去放马,这是重视畜牲而轻贱士人,如何给天下后世立下表率?”
    后来朱高炽在思善门召来杨士奇说:“朝觐官员牧马一事,我岂能忘却?
    听说吕震和李庆等与你不甚融洽,我担心你孤立,被他们仲伤,不想因为你奏言而罢朝觐官牧马事。今天我得一奏章,可以草敕而行。”
    于是出示陕西按察使陈智上的《养马不便疏》。
    杨士奇磕头拜谢,草敕罢朝觐官牧马。
    皇帝还跟他说:“今后政令有不便,除了隐密的都可以告诉我。李庆之辈不识大体,不足与语,只是他是先朝老人,不忍心让他致仕。”
    二月八日,皇帝命令郑和率领官军守备南京,朱瞻基斥巨资让他在南京主持造船,战舰,测量船,远洋船,商船,快船等都要修,并且让他厉兵牧马,准备应战。
    得益于徽商的帮忙,盐政能够顺利地实施,盐价没有涨价反而在下跌,新币也能够平稳的推行。
    自二月下旬以来,南京地震不断,直到年末共发生地震四十六起,由于都是小地震并没有引起重视。
    悦儿发现朱瞻基这近心事重重,就问他有什么事,他说南京地震不断,可能是老祖宗在示警,难道会有什么大事情发生?
    悦儿问他该怎么办?
    他说保险一点还是搬到皇宫里面去住,就这样全家又搬回了原来住的地方。皇后很高兴,便把朱祁钰接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