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奖惩并举
作者:沐岚翊   大明漂流人最新章节     
    李逸澜将写好的信交到宋主的手中,让宋主送到正在防守旌义的方治那里。宋主领命出去之后,李逸澜从椅子上站起身,开始活动自己的脖颈。

    李逸澜一边活动放松,一边拿起桌案上的一张薄纸。经过统计,今天战斗的伤亡报告已经出来了。

    在白天的战斗中,破虏军虽然成功获得了胜利,但是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阵亡的士卒有九十五人,伤势较重者五十三人,至于那些轻伤的士卒,数量就没有统计了。只是统计伤势较重的士卒和阵亡的士卒,李逸澜所率领的这一部分破虏军,减员就已经达到十分之一。

    人数偏少的威武镇,在昨日的战斗中被李逸澜寄予厚望,主导了反击攻势和夺船战役,但是在参战的三十人之中,最终也有三人牺牲,三人重伤,减员的比例甚至还要高于一般的士卒。

    由此可见,如果李逸澜当时以稳为主,依托此前已经布置好的防线,而不去冒险反攻的话,破虏军的伤亡只会越来越大,最终崩盘。

    毕竟单从兵力的对比来看,南征军还是要占据绝对优势的。从战后的统计来看,南征军留下来的尸体便有四百八十具,还有一些已经被南征军搬回去了,因此南征军阵亡的肯定超过了五百人。

    虽然南征军阵亡数是破虏军这边的五倍,但是相对于南征军的体量来说,实际上并没有伤筋动骨,战损比和破虏军所差无几。

    因此,如果只是僵硬地防守,采取消耗的战略,那肯定是不行的。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白天的这一场战斗中,更是对整个的战局都有思考的意义。

    在军帐中转了好几圈,李逸澜心中逐渐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坐回案前,李逸澜提笔,又写了好几封信,分别派发给了几名亲兵,让他们连夜送到了不同的方向。

    ......

    第二日一大早,破虏军阵地又重新热闹了起来。士卒们集中在阵地里的空旷处,李逸澜正站在一个木台子上讲话。

    李逸澜先是庆贺了昨日的胜利,然后让士卒们再接再厉,不要掉以轻心,继续保持警惕,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这本来是一次例行的讲话,讲完了便可以散去,回到各自的战斗岗位上,但李逸澜最后的一番话,却让场内所有人心中一惊,部分人则为之一振。

    “昨日我军大胜,众将士心中激动,想要分享心情,熄灯烛之后仍然要互相交流感受心得,这实乃人之常情。不过,军法中不许熄灯烛后喧哗,此乃定例!”

    “昨夜,念在是诸位初犯,且情有可原,故而我只让巡夜士卒采取了口头警告的方式,而未做惩罚。从今夜开始,不严格执行军令者,严格按照军法处置。”

    没有给台下的士卒们太多反应的时间,李逸澜接着说道:“不过,昨夜巡营的士卒,也记录下了几个严格遵守军法纪律的军帐。”

    “这几个军帐,堪当全军表率,特每人赏银三两,以资奖励!”

    如果说刚才李逸澜宣布的惩罚措施,让将士们感受到的是军威,那么紧接着宣布的奖励,则让很多昨日开了卧谈会的将士后悔不已。

    为了避免士卒们误会奖励的目的,李逸澜最后说道,这次奖励并不是长期性的,只是为了表彰昨晚这些坚守了军令的将士,但是以后会将这种奖励的方式推广的其他的事项之中。

    恩威并施,奖惩齐进,这就是李逸澜的目的。

    .......

    李逸澜的讲话结束后,破虏军的士卒开始各自到自己的岗位上。侦察兵被派到附近的海岸上巡逻,辅兵正在补修防守工事,威武镇的几名基层军官,正带着部分士兵熟悉昨天拿下来的两艘板屋船。

    而更多的士卒则在将官的带领下,继续日常的训练。

    在经历过一场真正的战事之后,士卒们身上的气质已经有了一些奇妙的变化,他们正在从新兵蛋子,逐步积累战场的经验,最终成为一名沉稳而靠谱的老兵。

    不仅是普通的士卒得到了成长,就连李逸澜和金克孝等等的将领,也经历了作战经验从无到有的过程,破虏军上上下下都在逐步的成长和进步。

    ......

    在昨日战斗中获得的两艘板屋船,由于破虏军原本拥有的水手数量不足,而那些投降的水手则还不敢信任,因此暂时还停靠在港口中,暂时还没有发挥海上巡逻的用途。

    暂时,破虏军还是像之前一样,用猛船来作为海上巡逻的主要船只。

    入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海面上没有遮蔽,太阳光肆无忌惮地洒落下来,已经让这些辛苦执勤的士卒满头大汗,如果不是知道海水越洗身上越难受,估计有士卒都准备拿海水来给自己降温了。

    终于熬到了正午换班的时候,眼看着另外的几艘猛船正在逐渐靠近,执勤士卒们脸上露出了笑容,马上就可以休息了。

    “海面有船!”

    就在此时,海平面上出现了一艘船的身影,立刻引起了士卒们的注意,他们纷纷望向船出现的方向,希望可以尽可能地确认情况。

    “好像不是板屋船,是一艘商船!”

    士卒们紧绷的心微微放松了一下,但是手上的弓箭和火铳却没有放下来,继续保持观察。

    那艘船越靠越近,猛船上的士卒们终于是彻底确定了,这确实不是板屋船。还没等士卒们开始问话,船上就站出来一人,大声呼喊道:

    “我是礼曹参知洪宇亮,也是你们的上一任牧使,我这次来是想要见明使的,还劳烦诸君引见!”

    士卒们瞪大了眼睛,确认了洪宇亮的身份,心也放下来不少。

    洪宇亮在济州担任了五年的牧使,虽然称不上政绩卓著,但是凭借着当初开仓放粮的举动,在当地百姓的心目中还是有较高的地位的。

    当下,这几艘猛船便围在商船的周围,将洪宇亮护送到了港口之中,让洪宇亮上了岸。

    重新踏上济州岛的土地,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人与人之间的立场和关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洪宇亮心中难免感慨万千。

    已经得到了汇报的李逸澜,带上一队士卒,亲自在岸上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