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戴森云
作者:切割磁感线   诸天科技之路最新章节     
    岳原舟在考虑相关打击范围之事。

    基建号自然也没闲着,随着虚空中那一片片本该看不见的黑色通道出现,基建号也如同瞬移一般在宇宙中移动。

    这种方式的移动以前叫做恒星蛙跳,但由于神舟文明早就可以不依靠恒星能量进行移动,所以现在基本上都叫做时空跃迁。

    是通过定位目的地坐标,然后以强大的能量将时空扭曲,将两地时空拉扯在一起达到快速移动的目的。

    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从一张纸上任意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最短的路径并不是连接两点只见的线段,而是将纸张对折,令两点重合。

    基建号如今的移动方式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在曲速被限制在光速的宇宙,这无疑是目前神舟文明能选择的最好的移动方式。

    因为是陌生星系,所以基建号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就连之前最近距离的恒星系都没有停靠,而是跃迁到距离其几光年远的位置后放出探测器,然后继续启动跃迁,如此反复向茫茫星系发送大量探测器。

    这些探测器不光要担任探测任务,还要前往适当的星系,复制自身然后建立星门。

    宇宙浩渺无边,这个星系虽然不能代表整个宇宙,但也有六万光年直径。以一次一百九十多光年跃迁,中途还停留片刻释放探测的基建号来说,并不能一下子就探测完毕,所以这种航行探索其实挺浪费时间。

    不过基建号上之人没有一个在意的,毕竟一个个都不用担心寿命问题,行驶多久都无所谓。

    就这样,随着探索的进行,时间也慢慢流逝,探测器也开始向星空扩散。但由于量子超距通讯不可用,改用引力波传递代替方案的情况下其传递信息的速度与电磁波一样也是光速,所以必须等远数十甚至上百光年远才能传回讯息。

    这一刻,让岳原舟重新感觉到了宇宙的浩瀚。

    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也再次体会到宇宙的另一个特性,那便是荒凉、死寂孤独......

    “在如此活跃的星系环境下,大概没有什么生命吧!”岳原舟摇摇头,转身就走向研究所。

    在这种环境下,岳原舟将时间投入到对维度与时空的研究中,基建号上拥有完备的资料库,并且已经同步了神舟文明科学院数据。所以可以在科学院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没有超远距离实时通讯让他很不习惯。

    他刚走到研究所附近,就听到早就进入工作状态的公孙行脆声道:“从我们已知的信息来看,这个宇宙的空间结构有一个稳定常数,与本宇宙类似,当扭曲时空的力不超过这个稳定常数时,时空是稳定且正常的四维时空,

    一旦超过,时空将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或是破裂,极度扭曲乃至塌陷,出现极其强烈的时空引力势能之态,最后出现黑洞般的破坏力,导致曲率泡破裂,这就是此方宇宙曲速不可超光速的原因。”

    现在研究所里面除了公孙行,还有许多研究人员正听她讲话。

    只见公孙行继续道:“所以曲速航行只能无限接近这个限定数值,不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因为曲速本身便是利用空间拖拽曲速泡的方式进行。可想而知,如同光速极限一样,曲速也只能无限接近无法达到与超越。

    在这样的宇宙,唯一突破光速的办法就是虫洞与星门,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当然还有维度跳跃,基于这些资料,现在我们就来讨论维度与通讯问题,争取比在本宇宙科学院的那帮老家伙更早找到问题所在!”

    说到这,公孙行抬起她那条大长腿砰的踩着椅子上,仿佛传销一般大喊喊道:“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众研究员回答。

    “一群爷们没吃饭?回答老娘,有没有信心?”

    “有!!!”

    “很好!”

    “……”还没露头的岳原舟无语,他没想到公孙行居然还有这样一面,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

    就在这时候,正要继续迈步的岳原舟忽然脚步一顿,然后就听到龙鳞的声音通过通讯器在耳边响起。

    “老大,本舰发现一颗光谱异常恒星,其光度有显著的明暗规律变化,初步经分析得出,应该恒星被频繁遮挡所致。基建号已切换成巨型光学望远镜形态观测......”

    “哦?”

    岳原舟一顿,继续驻足观察了一会研究所的情况,觉得自己不参与似乎也没什么,于是转身向舰桥而去。

    当他来到舰桥内的时候,具体观测结果已经出来。

    于是便向虚幻投影看去,可这一看,岳原舟就楞了一下:“额...这是?戴森球?”

    还真是,哦...应该说是戴森云,怎么有文明这么蛋疼建这玩意!

    他很感兴趣,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戴森球的文明渴望戴森球,能建造戴森球的文明不需要戴森球。

    可不是嘛,所谓戴森球便是指技术文明用手段建造一个巨型人工结构,将整个恒星包裹起来,以此获得其绝大多数或者全部能量输出。

    但因为一颗恒星的质量往往都占据其构成的恒星系的99.8%左右,所以在恒星系内根本不可能拥有足够物质建造裹恒星的戴森球。

    那么只能从别的星系搬运物质来建造,但既然都已经可以跑到其他恒星系了,那这个文明也就没必要猫在一个地方利用恒星能源,宇宙如此多恒星,对于有能力大规模星际远航的文明来说能源肯定不缺。

    很少有文明建造戴森球就是如此。

    戴森球当然不切实际,但戴森云是可行的。

    比如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就已经具备建造戴森云的技术,也不需要增加新的理论突破,轨道环绕卫星或者太阳帆技术就可以用来建造戴森云结构。

    利用科技文明强大的工业能力,建造数目密集且环绕恒星的独立结构,类似乎天空中的云朵。无数太阳帆式的云,构成一个巨大的环恒星结构。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模块化,便于逐步建成,对材料要求比戴森球低很多,而且各种‘云’的尺寸可以自行选择。但也有一个坏处,这样一个恒星能源收集器的‘云’将会改变恒星系统向宇宙发散的光强度。

    如此,就很容易暴露在隐藏于宇宙深处的文明眼中。

    就像现在这个文明,就被基建号发现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