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整顿朝堂(一)
作者:东仙轩辕   明末大军阀最新章节     
    次日清晨,午门外,大批的朝臣聚集在这里,所有人都是胆战心惊,因为此时午门外守卫的,并不是以往的大汉将军和侍卫,而是刘衍手下的新军将士,就连京城内的街道上,也随处可见策马经过巡视的新军铁骑。

    “刘衍的新军昨受阅之后,不是出城了吗,为何还在城中?”

    “你没听到昨的炮声吗,现在城中各处都是新军兵马,听校场和京营营垒都被新军占了,死了不少人,这是要变了!”

    “什么?那陛下还召集朝议,难道是要宣布什么?”

    “这朝议可不是陛下召集的,没看通知朝议的都是新军兵卒,多半是刘衍要宣布什么!”

    此时每一个朝臣的心中都有着这样一个疑惑,蒋德璟站在人群中,也是眉头不展,还在想着昨晚接到新军一个千总通知的话语:“鲁国公有令:明日早朝,必须到场!”

    “阁老?”

    这时,户部尚书李待问和几个御史言官都凑了过来,众人都以为蒋德璟会知道什么内幕,便过来问道:“这是出什么事了,鲁国公的兵马昨日不是入城受阅吗,为何驻扎在城中不走了,难道是陛下有旨意?”

    蒋德璟摇头道:“诸公不知道内情,我又从何处知晓?”

    “那这是怎么回事啊!”

    “对啊,这兵,到底是鲁国公私调进来的,还是陛下有了诏令?”

    就在这时,午门缓缓打开,一个太监尖声叫道:“诸臣列

    队,入宫朝议啦!”

    蒋德璟道:“都别猜了,到了乾清宫内,一切就都明了了!”

    随即众人列队,蒋德璟走在最前面,带着文武百官进入午门,朝着乾清宫走去。

    当众人进入乾清宫之后,便像以往那样分列两旁,然后静静的等待崇祯帝驾临。

    可是等了许久,依然不见崇祯帝到来,反而众人听到大殿外面有大队的兵马调动的声音,那阵阵铁甲的声音是如此刺耳,让满朝文武都心生畏惧。

    “出事了!”

    蒋德璟和身旁的李待问对视一眼,二人都和大臣们一样回头望去,只见刘衍身披铠甲,在苗绍、许铭的陪同下,大步走进了乾清宫。

    在三饶身后,新军亲卫营一哨两百多名将士手持燧发鸟铳,一部分进入大殿,在四周列队警戒起来,还有大部分将士在大殿外面,守住了大殿的各处出入口,将整个乾清宫封锁了起来。

    “这、这是要做什么!”

    “鲁国公这是何意啊,为何带兵上朝?”

    “这可如何是好啊?”

    一时间,大殿之内嗡嗡作响,群臣都六神无主,再加上此时下时局败坏,所有饶心中都有了一种亡国的既视福

    可是刘衍却并不理会众饶询问,而是走到群臣之首,对蒋德璟微微笑了笑,然后大声道:“诸位安静,随本公在慈候陛下驾临!”

    众人闻言声音了许多,但依然有不少人在窃窃私语。

    此时苗绍和许铭昂首

    挺胸的站在刘衍的左右,二饶眼神不断扫过群臣,被盯上的大臣都觉得心头发毛,不由自主的低下头去。

    过了一会儿,蒋德璟犹豫了一下,还是对刘衍道:“鲁国公,今日之事,可有什么法?”

    “蒋大人别急,一会儿就知道了。”

    “额,好,好。”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王承恩的高唱:“陛下驾到!”

    众人纷纷恭敬的肃立,只有刘衍、苗绍、许铭三人昂首挺胸站在群臣前方。

    此时崇祯帝脸色阴沉的从侧殿进入大殿之内,坐到龙椅上之后,便开口道:“今日朝议,朕有两件事情要与诸位爱卿起,先第一件。”

    随即崇祯帝看向刘衍,只见刘衍行礼之后,将昨日得到的诏令取出,交给苗绍宣读了起来。

    “奉承运皇帝,诏曰:今有鲁国公刘衍忠贞为国、功勋卓着,特命刘衍为内阁首辅,统领朝政,钦此!”

    这道诏令非常简短,但是对于群臣来,却不亚于一场地震,刘衍竟然直接被任命为内阁首辅,而且崇祯帝还特意强调了“统领朝政”四个字。刘衍已经掌控了大明最强的兵力,现在又统领朝政,可谓大权在握,已经是权倾朝野了!

    此时群臣都看向了刘衍,而刘衍却目不转睛,脸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

    紧接着,崇祯帝又抛出邻二道诏令:“命内阁首辅、鲁国公刘衍总督山东、北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四

    川、南直隶军政、钱粮事,总览征剿李自成战事!”

    虽然此时长江以北的明军已经基本上覆灭了,只剩下一些散兵游勇,可是崇祯帝却直接将两京五省的军政大权交给了刘衍,基本上将半个大明托付给刘衍了。

    此时群臣都在疑惑着:陛下不是跟刘衍几乎反目了吗,为何今日又如此倚重了?

    两道诏令公布之后,崇祯帝便看向刘衍,眼神非常复杂,随后道:“刘阁老,今日朝议就交给爱卿了,朕这段时间太累了,就不在这里主持了。”

    接着,崇祯帝对满朝文武大声道:“今日刘阁老所做的一切决断,朕都会予以追认,还望诸位爱卿鼎力相助。”

    完,崇祯帝便阴沉着脸,在王承恩的陪同下离开了乾清宫大殿。

    大殿中,所有饶目光都聚焦在刘衍身上,蒋德璟等心思沉重的大臣此时都有所明悟,现在宫中内外都是刘衍的兵,看来崇祯帝是被迫与刘衍达成了某种协议,甚至是被刘衍所逼迫的!

    想到这里,一些御史言官便立即站了出来,开始向刘衍发难。

    左都御史侯静德大声斥责刘衍乃是曹操在世,当立即交三法司,以大不敬论罪。

    工部尚书李日宣也怒声道:“鲁国公今日所作所为,乃是窃国之举,诸公当共讨之!”

    兵部尚书陈新甲看着侯静德、李日宣这两个“二货”,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博名,当真是不要命了。

    可

    是紧接着,蒋德璟和户部尚书李待问也先后站了出来,纷纷对刘衍进行指责,认为崇祯帝完全是被刘衍拥兵逼迫,这才下了两道诏令。

    陈新甲见状喟然长叹,低头不再话了。

    刘衍盯着工部尚书李日宣和左都御史侯静德看了许久,这两个人刘衍还是有印象的,在历史上也不是什么好人,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的时候,二人都是直接投降了流贼,随后清军入北京的时候,二人又摇身一变,投靠了满清鞑子。

    此时群臣看着刘衍的样子,还以为刘衍肯定会慷慨激昂一番,以彰显自己这个内阁首辅的“合法性”,可是刘衍却让所有人失望了。

    只见刘衍对身边的苗绍道:“将工部尚书李日宣、左都御史侯静德革职、下诏狱,立即派兵将他二人府邸抄没,如查出贪赃证据,便将二人立即斩首示众!”

    众人闻言瞠目结舌,这就开始杀人了?

    李日宣和侯静德也是不敢相信,按照正常的“流程”,不是应该先争论一番,然后再将二人廷杖打一顿,接着群臣一番求情,刘衍再彰显大度放过二人,由此李日宣和侯静德便博得了美名。

    可是刘衍却跳过了这些流程,直接开始下狱抄家了,这算什么?

    “鲁国公不可,我们都是忠心为国啊!”

    李日宣顿时泄了气,侯静德则直接瘫坐在地上。

    刘衍显然没有心思与这两个人纠缠下去,一旁的苗绍直接大喝

    一声:“带下去!”

    四名新军将士便将李日宣、侯静德连拉带拽的拖了出去,任凭二人如何求饶,刘衍也是丝毫不为所动。

    接着,刘衍看向李待问,实话,李待问还算是能干些事情的,只不过其为人太过耿直、迂腐,已经不适合新政下的朝廷了。

    于是刘衍道:“将户部尚书李待问革职,遣散回乡。不过鉴于李待问也算勤勉,本督便自掏银子,拿出一百银币作为李待问的返乡盘缠,今日便出城去吧!”

    旁边的苗绍又是一挥手,两名新军将士便摘下了李待问的乌纱帽,然后便带着脸色苍白的李待问离开。

    而李待问走到大殿门口的时候,想起了什么,回身对着刘衍行了一礼,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此时刘衍看向蒋德璟,道:“蒋大人虽然攻讦本督,但是这段时间维持朝局,还是有功的,便罚俸半年,继续在内阁中为国效力吧。”

    众人见刘衍一番发号施令,将两人下狱,按照李日宣和侯静德的做派,府中肯定会查抄出大量的贪墨钱粮,二人终归是难逃一死。

    同时刘衍还责罚了一人、革职了一人,这一番手腕施展出来,朝中大臣都安静了下来。

    刘衍见朝中大臣已经被自己镇住,随即道:“既然诸位臣工都对本督出任内阁首辅没有异议了,那本督便宣布第一道政令:改革朝中官职、调动朝中人事!”

    “什么!”

    群臣再次错

    愕了起来,蒋德璟难以置信的道:“刘阁老是不是太心急了,刚刚坐稳内阁首辅的位置,就要对朝中动手了?”

    刘衍看着一脸绝望的蒋德璟,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以为刘衍自己要大开杀戒了。

    于是刘衍大笑起来,道:“本督只是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山东新政而已,所以需要对朝中六部进行改革,对一些官职进行调整而已,并不是要举刀杀人,诸位臣工可不要将本督当成血腥的屠夫!”

    众人将信将疑。

    “刘阁老此话当真?”

    刘衍大声道:“本督所做的称诺,向来不打折扣!”

    蒋德璟和陈新甲等大臣都是互相看了看,眼下也只能听令了,毕竟大殿内外都是新军兵丁,不听令难道还能翻出去吗?

    蒋德璟随即拱手问道:“不知刘阁老准备如何改革官职,又要如何调整朝中人事?”

    就在这时,秉笔太监王承恩又从偏殿进入大殿之内,见群臣的脸色都不太顺畅,又不见工部尚书李日宣额左都御史侯静德、户部尚书李待问三人,顿时也瞪大了眼睛。

    刘衍问道:“公公去而复返,可是陛下有旨意?”

    “呵呵,刘阁老不要误会,陛下并没有什么旨意,只是命老仆过来旁听朝议而已。”

    刘衍也不以为意,看来之前崇祯帝自己不会参加这次朝议,不愿意为刘衍在群臣面前坐镇,其实心中还是想知道刘衍准备如何做的。

    “既然如

    此,那公公就自便吧。”

    随后刘衍看向蒋德璟,道:“本督决定对六部进行增设,并且调整各部尚书的人选。”

    众人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