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计除副留守
作者:尧天舜日   唐朝那些事最新章节     
    李渊吩咐池阳人刘弘基、洛阳人长孙顺德协助刘文静招兵。
    副留守王威发现了这个情况不正常,心中开始怀疑。
    刘弘基、长孙顺德曾经给隋炀帝当过左右侍卫。
    隋炀帝亲征高丽,他俩不愿意跟着去,擅自逃跑,一路潜逃到晋阳这里住了下来。
    他俩都是朝廷应该抓捕诛杀的罪犯,李渊怎么敢重用他们?
    还有一个嫌疑是李世民的妻子是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
    长孙顺德是长孙晟的本家弟弟。这回让他帮着招兵,有些奇怪。
    更让王威觉得奇怪的是:
    新招上来的兵士,并不分配到李渊属下的官兵队伍中,全部归属刘弘基和长孙顺德直接统领。
    十天之内,招收的新兵就到了一万多人。这样算来,招兵一月就能收到三十万。
    这样新兵人数远远超过李渊属下的几万官兵。这些人还不受官府节制,完全像私人武装。李渊这是要干什么?
    这个异常情况让王威心生疑问,他忍不住问李渊军中后勤参谋武士彟(yue)。
    武士彟,山西文水人士。他是李渊的心腹密友,他曾力劝李渊起兴反隋。
    武士彟出身寒门,年轻时候走村串巷卖豆腐,后来贩卖木材成了当地首富。
    他结识李渊,两人成为密友,被李渊任命为军中后勤参谋,负责铠甲兵器筹备。
    后来闻名天下的武则天就是武士彟的女儿。
    王威偏偏问到他这里,武士彟当然替李渊解释。
    王威不想听解释,继续说:
    “别的不谈,这长孙顺德和刘弘基都是朝廷至今未抓住的在逃罪犯,李渊为什么让他俩统领新收的几万新兵?
    我得把他俩抓起来!”
    武士彟说:
    “他俩都是唐国公李渊的门客好友,你抓他俩问罪,李渊必定阻止你,你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王威听了满脸失望,当时不再说什么。
    这时候,在外领兵的副留守高君雅回晋阳城请求李渊派兵增援来了。
    王威得知高君雅回来了,晚上去他家秘密商量这件事,说出了心中的疑虑。
    高君雅说:
    “李渊敢用朝廷的在逃罪犯当新兵统领,而且新兵已收到几万人。
    这两人统领的几万新兵不就是李渊的私人武装“李家军”?
    这是李渊明明白白招兵谋反啊!
    谋反的人,人人可以得而诛之,才能保住这大隋天下。
    李渊私招兵马几万人,罪行已经实实在在摆在那里。
    我俩都是朝廷命官,受朝廷俸禄,理当为朝廷分忧,忠心报效朝廷。
    李渊势大,咱派人往江都报知皇上,往返折腾耗费时日。李渊这边就早已做大,成了气候。
    当下之急是除掉李渊这个反臣。”
    王威说:“我觉得也是事不宜迟。”
    这时正是四五月间,山西晋阳一带连续百天干旱无雨,农田禾苗已被天天烈日当空晒到枯萎半死。
    李渊决定去晋祠向东海龙王求雨。祈求龙王降甘霖,和风细雨救黎民。
    择了吉日良辰,李渊开始素食斋戒。
    王威得知这一消息,认为机会来了。
    他趁着黑夜去高君雅住处商议,利用李渊祈雨的时机除掉他。
    城中军队需李渊军令才能调动,且军中将领多是忠于李渊的人。
    王威高君雅虽是太原副留守,不敢瞒着李渊调动官军兵士。
    他俩找到和王威来往较多,有些私人交情的晋阳乡长刘世龙,托付他偷偷招募乡勇二十名,日夜训练。
    计划在李渊前去祈雨那天,提前把这些乡勇埋伏在晋祠里面。到时二十名乡勇突然齐出,出其不意将李渊斩杀。
    刘世龙当时满口答应,愿意协助此次行动,以效忠朝廷。
    刘世龙回到家里,颇犯踌躇。
    这事告知李渊,是对朝廷不忠。
    瞒着李渊,则李渊恐遭不测。
    李渊平时待刘世龙颇友善,刘世龙犹豫再三,决定还是悄悄去李渊府上把这事原原本本地说了。
    李渊召集李世民商量对策。
    李世民说:
    “这两个死心塌地效忠朝廷的的人留在晋阳是个祸患。
    我正为我们起兵晋阳这两个最大阻碍怎么去除没想好行动呢。他们却来自己找死,那就怪不得别人下手无情了。”
    他和李渊秘密商定了对策。
    第二天上午,李渊让传令兵召集王威、高君雅两个副留守到议事厅商量军兵大事。
    他两人不知是计,应邀而至。
    李渊、王威、高君雅三位留守刚刚坐下,还没开始议事呢。
    忽然李渊侍卫兵士报知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前来求见。刘政会称有要事禀报,手持诉状已到站立官衙议事庭前。
    李渊给王威递个眼色,示意让他接过状纸。
    王威看了一眼刘政会,说“你把状纸交给我吧。”
    谁知刘政会对李渊高喊:
    “李大人,我不能把状纸交给他!我告的就是副留守!只能让唐国公大人亲自过目!”
    李渊装作一脸惊呀地说: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
    李渊于是让刘政会把状纸直接交过来。李渊接过状纸,细看究竟。
    只见状纸上写着:
    “太原副留守王威、副留守高君雅,私通突厥将领,暗中引领突厥兵马进犯太原。”
    李渊脸色一沉,把状纸递给王威:
    “你自己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王威还没等看完,怒气冲冲一把揪住刘政会衣服,大骂:
    “你是哪里来的叛徒,恶人先告状,敢来诬陷我们两人?”
    李渊冷笑一声:
    “他是不是叛徒奸人,审问你俩我就能查明白。”
    王威看事不好,一把拉住高君雅衣袖往外走。
    他们走出官衙门外一看,门外已经过一个挨一个站满了一圈手持兵器的兵士。
    兵士围住他俩去路,他俩走不出去了。
    当首一个少年,骑在马上,头戴金色战盔,身披金色铠甲,威风凛凛,英气逼人。
    只见他一挥手,他手下三个官吏马上指挥兵士一拥而上,将王威、高君雅分别按住,都捆绑得结结实实,押往监狱关押。
    这位英武少年正是李世民。三个官员分别是刘文静、刘弘基、长孙顺德。
    只过了两天,果然有突厥兵马几万人前来进犯晋阳。
    李渊命令裴寂率领众兵将,在城中大街小巷分散埋伏,隐蔽待敌。
    同时吩咐故意把城门打开,从城门外就能看见城里面的街景。
    突厥骑兵见城门大开,试探着骑马跑进城中。
    见所到之处城内各没街店铺、住户人家也门户大开,只是不见一个人影。
    这些突厥兵将,神色惊愕地面面相觑,这全城空无人,这是进了鬼城?这是梦里景象还是真实情景?
    领头突厥首领,用手指掐自己面颊,分明生生作疼,这可不是梦境。
    突厥首领心中一阵慌乱,对部下大喊:
    “且速退出!此城必有埋伏!迟出则命休矣!”
    “快跑啊!”突厥兵惊叫着逃往城外。
    突厥兵远远退出后,城内一声号角响,埋伏的兵将,隐藏的平民百姓,又大模大样出现在街上。
    军队列队集合归营值守,百姓恢复正常营生。街上重又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李渊传令将王威、高君雅关押在两辆木笼囚车上,游街示众。
    骑马和徒步兵士围绕囚车前后左右押解他俩沿街游行。
    兵士们一路走一路在街上高喊:
    “大伙看一看,就是这两个人暗中勾结私通突厥将领,引来贼寇进城。你们说他俩该不该杀?”
    老百姓都愤怒地喊着:
    “副留守该杀!叛徒该杀!”
    游街完毕,按照命令,兵士们把他俩押到行刑场。
    时辰到时,早有兵士点燃号炮,“轰”的一声炮响,声震满城。
    行刑兵士挥刀将两人首级斩落于地。
    过了不久,忽报突厥又来攻城,突厥兵将在城门护城河外挥舞兵器叫阵。
    李渊命令手下将领王康达率领一千多骑兵出城应战。
    突厥兵马凶猛异常,出城迎战的一千多官兵被他们消灭得干干净净,无一人生还。
    这一消息在城中盛传,满城百姓十分恐慌。
    李渊命令紧闭城门免战。突厥兵见求战不成,暂且退去。
    敌军既已撤退扎营,李世民想了一个办法,晚上派兵将趁着夜色出城,待到天亮突然挥舞旗帜,敲打战鼓,齐声呐喊。
    突厥将领早晨起来观看敌情,心想城内有隋军官兵,城外什么时候也来了大队援兵?
    倘若城外隋朝援兵和城中守军一齐杀将过来,突厥兵马必遭大败。
    突厥首领急忙下令突厥兵马后撤。
    突厥兵马退去,城中百姓和守城将士心情欢悦。
    李渊李世民也短时间内不用担心突厥兵围困晋阳城。
    李渊李世民都一直牵挂自河东郡往晋阳搬家迁移的家属安全。
    忽有兵士向官衙李渊报知:
    晋阳城东门来了一个队人马。
    领兵头目是李世民手下百夫长蔡宝全。
    李渊李世民闻讯大喜。
    李世民急忙带兵士随从赶往东门外迎接家人。
    这时候李世民的母亲窦小慧已经过世。
    李渊的小妾万氏,李渊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全都接过来了。同来的还有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无尘。
    就连李渊的女婿,李世民的姐夫柴绍也来了。
    只是三儿子李元(玄)霸在家乡十几岁就得病去世了。
    有些民俗小说中说李元霸是天下第一好汉,力大盖世,雷雨中他爬上山顶举铁锤骂天,被雷劈死纯属离谱捏造,不是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