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派出徐知诰作为吴国特使出使唐国之后,徐温就开始了自己的谋划。他深知,自己这个养子有着极强的能力,也有着极大的野心,早在吴国开创之初,杨行密就对徐知诰欣赏有加,说他是一员虎臣。可是他表面上对自己恭敬有加,一时之间,还想不到怎么把他处置掉,一旦自己逝去,这权势恐怕就要落入他手了。这次入朝,徐温特意让徐知诰入朝,目的就是要让唐国皇帝将他留下,好让自己安排亲生儿子继承自己的衣钵,即使没有留下,自己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分化瓦解徐知诰的势力。
自从平定了张颢的叛变之后,徐温就控制了整个吴国的政权,他自己坐镇广陵,控制朝廷局势,又派自己的亲生儿子徐知训镇守金陵,这样一来,朝廷内外就全部掌控在他们父子手中。可惜的是,在与朱瑾的战争中,徐知训被杀,养子徐知诰趁机做大,夺取了金陵,成为徐温难以撼动的一方势力。他团结了一批士大夫,为自己出谋划策,又拉拢了江淮军,为自己效力。有时候徐温在做决策之时,还要听听这个养子的意见。如此一来,吴国似乎落入了徐知诰的口袋之中。
徐温不甘心自己的谋划失败,他好不容易策动张颢发动政变,最后自己借着平叛的名义,掌控了军队,本来想着要建立自己的徐氏齐国政权,却不曾想半路杀出一个徐知诰,让自己的如意算盘全然落空。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早点看出徐知诰的野心,早点把他除掉。
徐知诰出使后不久,徐温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他先是把徐知诰的首席谋士韩熙载调进广陵,接着又把常梦锡、马仁裕等人出任地方知州,以此来削弱徐知诰的文臣力量,他又把忠于徐知诰的武将贬得贬、放得放,搞乱了徐知诰的内部就乱了。他又派出自己的次子徐知询主政金陵,从此取代徐知诰。如此一来,就算徐知诰回来,也不得不乖乖听话。
正当徐温精心的实施着自己的密谋之时,徐知诰却从洛阳回到了广陵,这意味着徐温不得不直接面对徐知诰。徐温有些无奈,却又不得不装作关心的样子,在齐王府内接见了徐知诰。
徐知诰一见徐温,就失声痛哭了起来,好不容易止住了眼泪,这才说道:“若不是父王庇护,儿臣早就死在洛阳了。”
徐温虚情假意地说道:“诰儿回来便好。”
徐知诰围着徐温说了一些关心的话,比如徐温最近瘦了,是不是操心朝政太过劳累,让徐温的心里很是感动。接着又说起了洛阳朝廷的见闻。徐温瞬间引起了兴致。连忙问道:“诰儿,依你之见,大唐皇帝如何?”徐温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大唐皇帝能不能统一天下,如果吴国被灭,自己的徐氏政权也难逃厄运。
徐知诰连忙说道:“父王,依儿臣之见,大唐皇帝不是真命天子。”
徐温惊讶反问道:“何以见得?”
徐知诰说道:“大唐皇帝在进入洛阳之前,还能与众将士们同吃同住,上下一体、军民一心。如今进了洛阳,确是搬进了戏班里,不与大臣们见面,天天藏在戏班里学唱戏,不仅把戏子们都封了官,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戏名,叫做李天下。刘皇后也是酷爱钱财,经常变着法子向前梁的臣子们索要财物。依儿臣看来,这大唐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两年,必定发生内乱。”
徐温听了,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大唐眼下势头正猛,西面讨伐蜀国,东面在海上训练水师,准备进攻吴国,大有一统天下之势。既然这位皇帝无法统一这天下,自己也就能在这乱世中保持一方割据的独立地位。他心中暗喜,口中却说道:“如此看来,这中原百姓又要遭殃了。”
徐知诰以为父王忧国忧民,也跟着说道:“是啊,中原百姓又要有一场浩劫了。”
徐温见了,知道只有这个养子能够和自己对得上话,其他的几个儿子都是纨绔之徒,都是爱好声色犬马,没有一人关心国家大事,徐温又开始后悔让徐知询去镇守金陵了,这样一来,他就没有办法向徐知诰解释了。一时之间,两人沉默了起来。
还是徐知诰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他说道:“儿臣没有完成父王的使命,请求父王责罚。”
徐温愣了一会,自己派他出使是权宜之计,并没有希望他完成什么使命,面对徐知诰的说法,他一时无言以对。徐知诰接着说道:“儿臣没有交好唐国,酒后口出狂言,擅自逃归,恳请父王责罚!”
徐温借坡下驴道:“回来就好,本王不加罪于你。”
徐知诰不依不饶道:“儿臣作为使节,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恳请父王收回儿臣镇守金陵的重任,另外委派他人。儿臣只愿守在父王身边,为父王养老。”原来,早在进城之前,徐知诰就收到了韩熙载的密信,密信中详细说明了徐温的最新动作,分析了徐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架空他,好让儿子顺利接班。徐知诰是何等聪明,早就猜到了徐温的目的,于是,他今天来了这场苦情戏,以退为进。
徐温本想着如何向徐知诰如何解释才好,如今徐知诰自己提出离职,就怪不得他徐某人了。于是他清了清嗓子,看了徐知诰一眼,这才说道:“既然如此,本王就允了你,你是本王的智囊,本王时刻需要你出谋划策,依本王看,你就留在本身边,本王有事也可与你商讨,至于治罪,本王认为你此次出使功过相抵,就不治你罪了。你看如何?”
徐知诰明知父王的虚伪,却还是不得不先蛰伏起来,感恩地说道:“儿臣谢过父王,让儿臣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徐温满意的点点头,这徐知诰如此做,正解决了他心头的一块心病,如何不让他心头大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