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篇——卫青
作者:七分蜀酒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最新章节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俺老家的’)人。中国西汉时期军事家、外戚,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之舅。
    卫青从小为牧童,受尽苦楚。成年后,在平阳公主府中为骑奴。后因卫子夫被选入宫,而受到武帝青睐,被提为建章监、侍中。后迁太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年),升任车骑将军,在抵抗匈奴入侵的四路汉军三路均遭失利的情况下,于龙城之战大胜而归,得封关内侯。元朔二年(前127年),率军突袭匈奴,发起河南战役,一举收复河套地区,置朔方郡。因功进封为长平侯。元朔五年(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卫青利用匈奴右贤王傲慢轻敌、麻痹大意的弱点,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战后进拜大将军。
    次年,两度统领公孙敖等六将军出定襄,重创匈奴单于主力。元狩四年(前119年),与霍去病分兵北伐,在大漠遭遇单于主力,力战破敌,并追逐至赵信城,烧其积粟而还。此战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卫青因功加拜大司马大将军,与霍去病同掌军政。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故。武帝赐谥号“烈”,允许其陪葬茂陵,并按照阴山形状为其修筑墓冢。
    卫青虽战功卓着,地位尊崇,但不以权势树党,不干预朝政。他勤恤士卒,颇得人心。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地,为汉武帝时期汉朝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其指挥骑兵集团进行沙漠作战的军事实践所反映的军事思想,具有创造性,受到后人重视。
    卫青的母亲被称为卫媪(卫媪是否为其夫家姓存在争议)。与其夫生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子(即卫长君),长女卫孺(此从《史记》,《汉书》作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后来,卫媪与在平阳侯曹寿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下了卫青。
    因为生活艰苦,卫青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但郑季却让卫青放羊,郑家的儿子也没把卫青看成兄弟,而是将其当成了奴仆来驱使。卫青稍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汉景帝之女平阳公主的骑奴。
    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青的三姐卫子夫被做客平阳侯府的汉武帝看中。建元三年(前138年),入宫后被冷落了一年多的卫子夫再次获幸有了身孕。这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其母馆陶公主派人抓捕正在建章(后为建章宫)当差的卫青,意图杀害。同僚公孙敖听到消息后,赶去救下卫青。武帝得知此事,大为愤怒,立刻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封卫子夫为夫人,卫长君为侍中。数日间连续赏赐卫青,多达千金。卫孺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卫少儿嫁给了陈平的后人詹事陈掌。公孙敖也因此显贵。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俸禄千石,作为武帝的亲随参与朝政的参议听闻,掌管议论。
    自建元三年(前138年)到元光六年(前129年)近十年间,卫青作为建章监和侍中,跟随武帝左右,后又成为太中大夫,足见其才干深得武帝信任。
    元光五年(前130年)或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武帝分派四路出击: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迎击匈奴。卫青首征,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并在龙城之战中,收虏七百人,取得胜利。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返。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于是封他为关内侯。龙城之战,是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元朔元年(前128年)秋,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
    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武帝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汉军活捉匈奴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鉴于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自内地迁徙十万人到两地定居,并且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此役之后,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被解除,汉朝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此战,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功不可没,因此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其部将苏建、张次公随征有功,分别被封为平陵侯、岸头侯。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武帝命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国相李蔡为轻车将军,都隶属车骑将军卫青;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则从右北平出兵。各路汉军一同出击匈奴。匈奴右贤王正对着卫青等人的主力,认为汉军不能到达此处,便喝得沉醉。夜晚时分,汉军突至,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连夜遁逃,独自同他的一个爱妾和几百名精壮的骑兵急驰突围,向北而去。轻骑校尉郭成等追赶了数百里,没有追上。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随后,卫青凯旋而归。
    汉武帝接到战报,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六千户(《汉书》载为八千七百户),节制诸将,位在丞相之上。卫青的三个儿子被汉武帝封为列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卫青上表辞封,并推功于众将士。此役中,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都受到武帝的封赏,得封侯爵。
    元朔六年(前123年)春,卫青指挥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及李沮六将,分领六路大军,自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斩首数千级而还”。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斩获匈奴军一万多人。但苏建、赵信所部三千余骑遭遇单于主力,赵信力战后领兵投降匈奴,苏建独自逃回。因这场战役“失两将军,亡翕侯(赵信),功不多”,故而卫青仅获赏千金。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在此战中表现突出,被封为冠军侯,开始崛起为将坛新星。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命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人,兵分两路,跨漠远征,共同打击匈奴。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出定襄攻击,后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在东方,于是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
    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后,意外与伊稚斜主力遭遇。卫青命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自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对抗单于主力。卫青下令让武刚车排成环形营垒,又命五千骑兵纵马奔驰,抵挡匈奴。匈奴也有大约一万骑兵奔驰而来。恰巧太阳将落,刮起大风,沙石遮蔽天日,两军都无法看见对方,汉军左右两翼急驰向前,包抄单于部。伊稚斜单于见汉军势众,战士、战马强大,若是交战,对匈奴不利。
    因此,在傍晚时单于就乘着六头骡子拉的车子,同大约几百名壮健的骑兵,径直冲开汉军包围圈,向西北奔驰而去。汉军继续与匈奴人厮杀,杀伤人数相当。汉军左校尉捕到匈奴俘虏,说单于在天未黑时已离去,卫青遂派轻骑连夜追击,自率主力跟随其后。匈奴军四散奔逃。直到天快亮时,汉军已行走二百余里,未追到单于,到达了窴颜山的赵信城,获得匈奴积存的粮食以供军队食用。汉军留住一日,把城中剩余的粮食全部烧掉才回师。此战,卫青所部总计斩俘一万九千余人。大军回营时,才遇到迷路失期未来支援的李广、赵食其部。
    漠北之战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逐渐向西北迁徙,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汉军占领了朔方以西至张掖、居延间的大片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而汉军损失也很大,出征的十四万马匹仅三万余匹返回。汉军士兵、马匹损失十几万,兵器甲仗等物水陆运输的费用还都不计算在内,于是倾尽库藏钱和赋税收入仍不足以供给战士的费用。汉武帝设置武功爵,以筹集军费。
    凯旋回朝后,卫青没有得到增封食邑的赏赐,所部将士除西河太守常惠、云中太守遂成外,也没有受封赏。后来,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战功,武帝分别加封二人为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共同管理日常的军政事务,以代太尉之职。又经两次益封,卫青的食邑总计达到一万六千户至三万户之间(《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则有为二万二百户和三万户的不同记载)。
    平阳侯曹寿死后,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元鼎二年(前115年)后,夏侯颇因罪自杀,武帝遂命卫青娶平阳公主为妻。
    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在茂陵东北修建了一座阴山形状的墓冢,“起冢象庐山”。谥号为“烈”,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
    唐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宋宣和五年(1123年 ),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卫青。卫青亦名列历代兵书中,如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及明代的《广名将传》。
    卫青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为汉武帝时期汉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其主要军事活动如下:
    龙城大捷:元光六年(前129年),首次带兵出征。汉军共四路出兵,三路溃败无功,只有卫青一路胜利,奇袭了匈奴圣地龙城,俘虏七百余人。
    收复河套:元朔二年(前127年),与李息率兵出击匈奴,自云中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通称“新秦中”),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治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和五原郡。
    奇袭高阙: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包围右贤王,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
    二出定襄:元朔六年(前123年)春、夏之际,两次领十万骑兵出击匈奴,歼灭匈奴军过万。
    漠北大战:元狩四年(前119年),与霍去病分兵远涉漠北,和单于主力相遇,以武刚车结阵,以弱胜强。
    卫青无军事着作传世,其军事思想主要内容为:
    主张调整对匈奴作战的战略,实战中以主动出击代替被动防御。西汉立朝以来,依托长城实施要塞防御,不能有效避免匈奴的大规模侵扰。卫青针对骑兵机动性好、冲击力大、战斗持续能力强、作战半径大的特点,确立了对匈奴作战“以骑兵制骑兵、以机动对机动”的新战法,并很好地实践了这一战略思想,取得了对匈奴作战的重大胜利,从根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
    注重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匈奴人聚则为兵,散则为民,实施击溃战收效甚微。必须既歼灭其军队,又掳其居民和牲畜。卫青作战,“每出辄有功”;龙城之战,斩首俘虏七百。河南之战,斩首达五千余级,获牲畜百余万,车辎不可计数;袭击右贤王庭之战,“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漠北之战,共斩获一万九千余级。经过七次征战,匈奴右贤王部、单于本部均受到惨重打击,从此匈奴一蹶不振。
    善于长途奔袭,打击敌人纵深。龙城之战,卫青率军从东路进发,反向西北方向追击匈奴军,一路孤军深入数百里,直捣匈奴人的祭祀圣地漠北龙城;河南之战,卫青所部汉军迂回作战,两渡黄河,纵横数千里,沿途所至,所向披靡,荡平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在黄河以南的势力;袭击右贤王庭之战,卫青指挥三路大军长途奔袭,出塞六七百里,在阴山以北的区域对右贤王所部实现合围;漠北决战,卫青军团横渡大沙漠,北进千余里,大败匈奴单于。
    以骑兵为主,组织多兵种配合。与匈奴主力进行决战,卫青所使用的军队基本上都是骑兵,但也注意发挥步兵、车兵的优势。漠北决战中,卫青根据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先使用战车部队,以武刚车自环为营,武刚车两侧有盾牌和长矛,环接后形成坚固的防御工事,弓弩手以此为屏障对匈奴军进行远距离攻击。然后指挥骑兵向敌发起反冲击。该战术使兵种间密切配合,有功有防,以弩兵、车兵的防御作战消耗敌人,以骑兵的进攻作战打败敌人。
    作战指挥果敢灵活,善于捕捉战机。漠北决战初期,卫青所部的主要任务是与左贤王决战。在侦知单于所在的位置后,及时改变计划,以精锐骑兵出塞千余里,进行纵深追击,直抵漠北单于本部所在地,决战胜敌。
    卫青指挥骑兵集团进行沙漠作战的军事实践所反映的军事思想,具有创造性,受到后人重视。
    历史评价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
    伍被:臣所善黄义,从大将军击匈奴,言大将军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皆乐为用。骑上下山如飞,材力绝人如此,数将习兵,未易当也。及谒者曹梁使长安来,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常为士卒先;须士卒休,乃舍;穿井得水,乃敢饮;军罢,士卒已逾河,乃度。皇太后所赐金钱,尽以赏赐。虽古名将不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