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民间传说中,貂蝉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位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登场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只是小说家为了增添色彩而加进去的,正史并无记载。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推翻权臣董卓的荒淫统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连环计,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成功地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貂蝉,又作刁蝉。史书关于貂蝉身世语焉不详,但称其原为东汉王允家歌妓。元代杂曲《连环计》中说她真实姓名是任红昌,又有野史说她本姓霍。貂蝉当系妲蝉之声讹。妲蝉之“妲”即妲己之“妲”。任红昌之任红,乙型名,“红”当即聚落通名。任红昌之“昌”读“倡”,倡优之“倡”。任红昌意为任地之倡女,与王允家歌伎的身份相合。貂蝉之“蝉”当系任红昌之“任”之对音。貂蝉即任红昌,即任(或其谐声)地一倡女。野史所谓其姓氏“霍”当系“任红”之讹。
从《三国演义》的源头——《三国志》《后汉书》这类正规历史典籍中来看,貂蝉是不存在的。而且根据这两本正史的记载,历史上的吕布之所以反水杀了董卓,原因之一是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一直心里忐忑。正是真实历史里吕布刺董卓中有这么一处女色的动机,才让后世的文学家和评书人有了前赴后继开展文学创作的基础。
现存最早的《三国演义》的雏形,就是成书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也正是在这部书中,貂蝉第一次出现,成为董卓吕布三角关系中的关键女性。不过这个时候的貂蝉,从一出场开始就是吕布的媳妇。按照这个版本的貂蝉故事,因为遭遇战乱,貂蝉与吕布失散了,后来进入汉朝宫中,被宰相王允发现,因此王允定下连环计,让董卓娶貂蝉激怒吕布,最终触发吕布刺杀董卓事件。而且这个原始版本的貂蝉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姓氏,按照《三国志平话》的说法,貂蝉姓任,名貂蝉。
有《三国志平话》提供的这个基础情节,原始版本的貂蝉在元代各种杂剧中逐渐衍化出各类加强版,元杂剧的作家们纷纷添上细节,貂蝉的身世、背景、性格等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和丰富,比如元杂剧《夺戟》中提到了貂蝉原名任红昌,因为进入汉朝宫廷里负责掌管貂蝉冠,因此有了貂蝉之名;元杂剧《连环记》里则补充说,貂蝉的爹叫任昂,还给貂蝉安排了一个故乡,说貂蝉她家住忻州木耳村。
不过,这一时期的原始版本貂蝉,是有非常明显缺陷的,因为她自始至终只是王允连环计中的一个工具,而且她在连环计中的作用仅仅是因为她是吕布的原配老婆,吕布因为她去杀董卓的动机,是扞卫夫妻伦理关系。也就是说,这个原始版本的貂蝉,形象比较单薄,没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而且这个原始版本的貂蝉,还有一个伦理上的缺陷,那就是这时候的貂蝉是知道自己是吕布妻子的,然后为了夫妻团聚却心甘情愿主动出卖色相去勾引董卓,这从古代的夫妻人伦角度上来看,是有逻辑缺陷的,结果导致貂蝉在这一时期的各类元杂剧里,始终成不了正面角色。
而且因为貂蝉这种情况,王允也被牵连了。在这个时代的貂蝉故事中,王允基本都是通过“不听我王允的连环计就别想跟吕布夫妻团聚”这样的威胁招数,来推动貂蝉挑拨吕布与董卓,因此王允的形象也因为这种威胁人的小人勾当而受到损害。
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在前人貂蝉的基础上,通过“三删两增”,推出了《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在删减方面,首先,罗贯中删掉了原来版本中貂蝉与吕布的夫妻关系,增强了爱情的戏剧性;然后,罗贯中又删掉了原来版本中貂蝉的姓名、身份背景,让貂蝉作为三国时代的奇女子,神秘感大大加强;最后,罗贯中又删掉了过去貂蝉于元杂剧中在吕布灭亡时各种拖后腿的故事,不再交代其最终命运,改善了貂蝉红颜祸水的形象。
在增加方面,首先,罗贯中大大增强了貂蝉的魅力值,让美女爱英雄的故事性猛增;其次,罗贯中大大增强了貂蝉的主动性,让貂蝉作为王允义女,出于家国义气,忠义无双地献身于东汉朝廷的锄奸行动。一个美丽、智慧、深明大义、果敢坚毅的貂蝉,也就是读者现在所熟悉的貂蝉,就此诞生。
貂蝉以自己的美貌和聪明才智,除掉了国贼董卓。为了国家的利益,她宁愿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幸福,显示了高尚的情操。
董卓专权误国,飞扬跋扈,满朝文武对此无计可施,只能相对饮泣。司徒王允忧心如焚,坐不安席,深夜偷偷来到后园,仰天垂泪。此情被王允的歌伎貂蝉发现。当她得知“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的时候,便挺身而出,充当了王允设计的“连环计”的主角,以一弱质红裙,挽救了国家的命运。
貂蝉能使吕布杀掉董卓,虽说是利用其绝世美貌,但更主要的还是凭着她的勇敢和机智。王允利用“连环计”,先将貂蝉许嫁吕布,后又把她献给董卓。作品描写:董卓得蝉当夜,即与“新人共寝”。吕布闻之大怒,潜入董卓房后窥探。貂蝉正在窗下梳头,见窗外池中照一人影,知是吕布,于是就故蹙双眉,并以香罗频擦眼泪,表示自己是被迫从卓。吕布不禁来到中堂,侍立卓侧,偷目窃望。貂蝉遂在帘内微露半面,暗送秋波。董卓见此情景,心中疑忌,命令吕布退下,布怏怏而出。至此,貂蝉已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董卓自从得到貂蝉,便为色所迷,不理国事,对貂蝉宠爱之极,貂蝉心恨董卓,表面上却曲意逢迎。厌恶吕布,却又故作多情。她理智地操纵自己的感情,从容不迫,左右自如,充分表现了她的机智。
东汉末年,有一樵夫,一天他正在深山打柴时,忽然听到山崖上婴儿的哭声,洪亮异常,惊得飞鸟都乱窜而逃。平素在此山打柴,从未见过有人家居住,樵夫不禁心惊胆战。哭声持续不断,善良的樵夫实在听不下去了,就大着胆子循哭声向山崖寻去。哭声原来是从半山腰的一个石洞里传来的,洞前是悬崖峭壁,有一棵参天古树屹立于前。
樵夫冒险爬上树梢,慢慢挪近洞口。樵夫看到在洞内的一张石桌上一个斗篷裹着的女婴,粉雕玉琢,十分可爱。樵夫又惊又喜,上前小心抱起,女婴马上停止了哭泣,望着樵夫甜甜一笑。樵夫用捆柴的绳子将女婴小心系在背上按原路下山。回家的路上逢着一位苍颜鹤发的老者,捋须而笑,对樵夫说这孩儿长大后,必定是个美人。如不嫌弃,我给她起个名字,樵夫心想这老丈与婴儿有缘,便答应了。老丈给女婴起名貂蝉,尔后飘然而去。樵夫将小貂蝉抱回家中悉心抚养,视若掌上明珠。
陕西米脂地方传说貂蝉出生于米脂爱好湾村,传说村中有一水洞,清冽的泉水日夜流淌,长年不断。貂蝉常来此梳洗打扮,羞得泉边的花草不敢开花,不敢招蜂惹蝶,整整枯了几年。待貂蝉离开家乡后,这儿的花草才又繁茂地生长起来。
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
“闭月”是貂蝉的代称。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分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于是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徒。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吕布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后曹操率大军亲征徐州,吕布兵败,退入下邳城坚守。吕布失意,于白门楼饮酒解闷,手下宋宪、魏续将其绑缚,投降于曹。曹操本欲收吕布为爪牙,刘备恐不利于己,劝曹操应以遭吕布背叛的丁原、董卓为鉴,曹操于是在白门楼上将吕布枭首。一代名将,就此殒命。
白门楼事发后,关于貂蝉的命运,有这样几种传说。一说是曹操得知关羽将貂蝉藏于静慈庵,便暗中派人缉拿,貂蝉为绝曹的野心,遂扑剑自杀;一说曹操采纳荀攸之计,为离间桃园三兄弟,而把貂蝉明许关羽,暗应刘备,为绝曹念,关羽杀了貂蝉;还有一说是,曹操在白门楼杀吕布时,留下貂蝉这一活口,先是安抚下属,把貂蝉作为礼物许给了爱将秦宜禄,后又惜于貂蝉美貌爱不释手,从而引起一系列矛盾。
据《三国志·关云长传》载:“曹公与刘备围布与下邳,云长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云长心不自安……”
结果,为了消除隐患,性情耿直而刚烈的关云长,竟然把貂蝉给杀了。元人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就是以此演绎而成的。另据学者周士琦称,唐代开元年间占星学书籍《开元占经》中曾引用史书所云“刁蝉”其人其事。《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犯须女。占注云:《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遗憾的是《汉书通志》一书今已不存。
元代杂剧中貂蝉戏已经形成一个系列,《锦云堂暗定连环记》、《夺戟》和《关公月下斩貂蝉》等表演的都是貂蝉的故事。
角色评价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又诗曰:“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蔡东藩《后汉演义》:“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并说:“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