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也是后来听存活下来的人说的那番话,要说这群贪官,他可是比任何人恨的都是牙痒,就是因为他们这群人,所以才导致自己的父亲去世。
就是因为这群贪官,才导致他们自己家破人亡。
这群贪官罪无可恕,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自己对他们可谓是非常的仁慈,时不时也会微服私访了解一下民间疾苦。
就像这一次责令太子浅去处理事情,处理的这事情就是关于民间百姓一事,在他的眼中百姓的这些事就是大事,所以无论如何也要将事情处理妥当。
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增加声望将来的皇位肯定是要传给儿子的,想到这些又无奈的叹了口气。
看着面前躺着的皇后,此刻皇后的手已经冰凉。
哎。
算了,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回来,没有见到自己母后最后一眼,等到他明日回来之后见到自己的母后,再将自己的皇后安排出殡吧。
今晚所有人都不要打扰,就让她在这里好好的休息。
与此同时皇宫那边发生的事情也传到了文武百官的耳朵里,听到了这个消息,有的大臣还在吃饭,结果这手里的碗一个没有拿住,啪嗒的一下落在了地上直接摔碎。
“怎么了老爷,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
“完了完了,天塌了天塌了,这是要出大事的节奏啊。”
皇后娘娘去世了。
“什么皇后去世了?”
“嘘,小点声小点声虽然这是皇宫那边传来的消息,陛下也并没有进行阻拦不允许这个消息传播,但是一定要记住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该说的话可以说不该说的时候一定不要说话免得死路一条啊。”
“可惜老爷,皇后娘娘去世就去世吧你为什么这么着急啊?”
这是皇后娘娘是皇帝的老婆,又不是自己的老婆去世有这么着急吗?
“我倒是希望你们去死呢,若是你们死了能让这皇后起死回生,我不得多高兴?”
哎。
这一次是彻底要完犊子了,谁说皇后娘娘跟他们这群人没有多大的关系,皇后娘娘在群臣的眼睛里那是菩萨的存在,知道啥叫菩萨不?
每一次陛下要杀人的时候,可都是皇后娘娘在一旁劝阻,有了皇后娘娘的劝阻留下了很多人的小命,不然的话你以为朝堂会有这么多大臣还活着,按照圣上的暴躁脾气等待他们的肯定是死路一条。
即使在他们的眼中认为自己做的这些事也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是没办法在地下的眼睛里容不得这些沙子,所以众人活的也可谓是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等待着他们的是屠刀降临。
如今恶龙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皇后娘娘去世了,接下来他们在朝堂将会如履薄冰,也许就是因为说错一句话等待他们的就会是死路一条了。
“哎。”
“老爷,您别生气了,我这不也是对那些事情不懂吗?”
“罢了罢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始终会来,绝对不会因为你们自己的原因而发生任何改变,来吧,该吃吃该喝喝,若是真死那也没办法。”
除了他们家里之外,其他那些当官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同样的想法,看来这一次是彻底要完犊子的节奏。
如果皇后娘娘还活着所有人其乐融融,可惜皇后娘娘死了,群臣哭的比他朱元璋哭的还要惨烈。
对于他朱元璋来说,死的是自己的媳妇儿,对于他们这群大臣来说,死的将是自己的小命甚至整个家族。
太医院。
“完了,完了,皇宫那边已经传来消息了,说是今晚的御医全都是废物,竟然连这点小病都治不好?
陛下已经下达命令将他们这些人全部投入天牢,等待他们的结局肯定是死路一条了,完了完了这一次是彻底要凉了。”
果然事情跟他们所想的一模一样,皇后娘娘也不过是这两天的时间罢了,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皇后娘娘这一次死的竟然这么快?
其实当时他们就想过今晚如果皇后去世的话,这一次跟着的御医很有可能也会受到牵连从而被一同处死。
事实上也跟他们想象的一模一样,陛下终究还是那个丝毫没有任何的仁慈之心,杀起人来也绝对不含糊。
其实这个事情按道理来说跟人家这群御医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这群御医做的也不过是治病救人的事情罢了。
又不是说他们将皇后娘娘给治死了,他们只是按照正常的流程治病救人,皇后娘娘的病哪怕是神仙来了也无药可治,可是本来一个特别简单的事情,没想到陛下竟然这么不讲道理,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却全部牵扯了进来。
到了最后所有的后果让这群大夫承担了,凭什么?
所有人心中很是不服气,可是不服气又能如何每个人的性命都掌控在陛下的手里,谁敢站出来说不服气,等待着的结果也不过是死路一条罢了。
“小点声,小点声,这个事情你们说这么大声干什么?
难道你们是真的不要命了?
记住了,小心隔墙有耳,你们可不要忘记当时发生的事情,期间有个大臣只是在家中抱怨了两句每天得起早贪黑干活,到了第2天就被陛下亲自叫了过去进行询问。
足以说明整个朝堂内外都被陛下可以监视了,安排了眼线。
若是在说一句错话,等待的结果可能真是人头不保了。
如果大家讨论其他的事情也就罢了,何况这一次讨论的可是皇后娘娘,记住了该不说话的时候一定不要多加话,不然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嘶。
所有人在这一刻连忙闭上了嘴,还是不要什么话都乱说了,静静的苟着,免得惹祸上身。
现在这年头,能活一天是一天是一天,且活且珍惜。
说起这些事情,每个人又有一种发自心中的悲凉,我们效忠的朝堂,到了最后这混的竟然还不如一条狗,这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而这个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小的波动,不过也只是随意的讨论了一番,这件事便不了了之。
夜匆匆的过去,除了皇宫这边传来的消息,当天晚上一则飞鸽传书离开了皇宫,来到了城外的一处庄子。
城外的一处庄子的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快速的骑上了马,火速的向北部边关赶去。
而北部边关则是燕王朱棣的位置,而这个人则是他燕王朱棣安排的探子,而燕王朱棣所安排的手下所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国都这边的消息。
这样一来,国都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也能够第一时间得知事情。
听到了这个消息的燕王,砰的一下站了起来了,不敢耽搁立刻叫来全部心腹,来到王府商议这件事情。
当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愣在了原地,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事情。
燕王殿下请节哀。
“不行了,我得立刻去国都,母后已经去世,我作为儿子得需要立刻赶回到国都城那边,尽孝道。”
“燕王殿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皇后去世我们也伤感,也能过理解殿下的心思。
如果此次燕王殿下回去恐怕凶多吉少。”
虽然说燕王殿下同样是皇后所生,但是陛下的子嗣很多,到了年纪的都已经被封了,驻守着整个天下。
而如今皇后身死的消息是如何传来的,殿下您不会不知道的?
您虽然是陛下的子嗣,但是陛下剩下什么性格作为臣子,做为儿子的能不知道吗?
咱们的消息是通过燕王殿下的人传来的,而皇宫那边也许派人已经传消息,也许此刻正在路上。
但是现在还没有传来。
所以殿下,消息若是没有传来之前,万万不能提前过去,若是提前过去的话,这不就是向世人告诉那国都城有殿下的人吗?
即使殿下尽孝道,事情肯定往反方向发展,所以殿下则是静观其变,免得出现难以控制的事情。
闻言,朱棣惊起了一身冷汗。
老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直以来自己也是一个很理性之人,并不会因为一些事情的出现而冲昏头脑,哪怕自己的母亲去世。
其实这份理性也为他未来能够夺得整个天下不可或缺的性格。
遇事不慌,能够细心的吸纳谋士的建议,从而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诸位,我险些走错一步呀。”
虽然说在他的上面有太子,即使给他们一万个胆子他们也蹦达不了。
但是自己父皇这个人心思缜密,似乎除了相信大哥之外,他并不会相信任何子嗣。
静观其变,免得给自己招致不必要的祸端。
“来人,传我的命令,所有人都不允许再提及此事。
我们就当这件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是燕王殿下。”
“好了,都下去吧。”
众人离开了王府,所有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事情又像是出现过,又像是没有出现过。
一夜悄然的过去,虽然皇后娘娘昨晚去世,但是这件事情似乎被人们选择性的遗忘,没有人会傻的去选择提及这件事情。
生怕自己惹祸上身,招致不必要的祸端。
除了所有人关注的都是皇后身死一事,以及皇后这一次身死会对他们众人有哪些不利的影响之外。
也并没有人关注在他们大明国都城的一处街道出现的一个杂货铺。
当然了,即使大家看到了这家杂货铺,也不会在意的。
也不过是认为这家杂货铺恰好是这个时间段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整整一个晚上,没有睡着觉的人有很多。
尤其是被关进天牢的太医院家属最不痛块。
其实这件事情本身就跟他们太医院这些人没有任何关系,为何陛下如此狠心?
皇后娘娘是自己的年龄问题罢了,又不是他们开医院的人来故意让皇后娘娘死去的?
陛下的所作所为就是暴君,陛下不分青红皂白,肆意的草菅人命,我们不服气。
然而迎来的却是当母亲的一个巴掌,当爹的死就死吧,但是这当儿子的岂能走当爹的老路?
这个时间段你过去冲撞陛下肯定死路一条。
记住了,如果真有来生就当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当了御医又有什么用?
治病救人?
呵。
大明王朝的贵族高官,当今圣上,皇子,公主,若是头疼感冒哪一个没有被他们这群人救过?
但是到了最后呢,事情又能如何?
不也白白的落得了一个身死的下场?
记住了,若有来生别当大夫,尤其是皇宫的御医。
不然的话也会沦为同样的下场,安排人准备收尸吧。
不要想着陛下能够回心转意,除非皇后能够起死回生。
随着次日清晨的到来,朝会也如往常一样召开,但是这一次的朝堂,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或者说是压抑的气氛。
所有人就这样静静的看着默不吱声,静静的等待圣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一旁的内官说完这句话,群臣依旧没有人说话,生怕多说一句话从而触碰到陛下的眉头。
“怎么啦?难道你们所有人都哑巴了?
难道就没有人想说些什么?”
朱元璋冷哼一声,昨晚的事情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安慰一下自己吗?
虽然见到陛下这个样子,脸色还有点消沉,但是所有人依旧莫不吱声,还是不要触碰眉头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大臣直接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陛下,昨晚的事情我们也已经听说了,逝者已矣,还请陛下节哀。”
若是皇后娘娘在天有灵他也希望陛下一定能够有个好心情,而不是如此的消沉,还请陛下为了皇后娘娘,为了太子,为了这天下百姓注意身体。
见到有大臣率先站了出来将这些话说出,其他人只想为他伸手点个赞。
妥妥的英雄豪杰呀,虽然说昨天晚上的事情皇宫那边并没有阻拦,这个事情传出来也很正常。
可是你没发现所有的人都是知道但揣着明白装糊涂,偏偏你小子胆是真肥,竟然敢提起这件事情?
谁不知道陛下今日心情不好,你安慰什么,在朝堂上还敢拿这个事情公然说事儿,不纯粹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吗?
果然如同众人所言,听到这一声安慰,朱元璋的脸色变得尤为不美妙。
众人惊呼,这是要出事的节奏。
果然。
见到面前说话的这个大臣,朱元璋闻言冷哼一声。
“来人传朕的旨意,将说话的这个人的夫人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这是喜从天降。
听到陛下说的这番话,率先开口的官员脸上露出了笑容。
瞧瞧,自己的夫人竟然直接升官发财了?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值得兴奋的事情,反过头再看看你们这群人,一个一个的不敢说话,这一次好运落在我头上了吧?
让你们再得瑟,这次相信了吧?
?????
所有人听到陛下的封赏直接露出呆立的表情,这是什么个情况?
按照平时这陛下的性格不应该很生气吗,结果陛下还给了一个一品诰命夫人?
一品诰命夫人是什么概念没有人不知道,虽然没有实权但可是妥妥的荣耀,这怎么陛下跟平时的套路不太一样呢?
按道理来说不应该是愤怒吗?
这怎么不但没有愤怒还将此人的妻子升官加爵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难道是他们想错了,陛下也并非是那种冷血无情,其实也有血有肉,也许此次皇后去世触动了圣上的神经,让陛下做出了转变。
只是在这其中也有有心之人发现,平时陛下称呼大臣要么直接直呼名字,要么是以他的职位来称呼,却从来没有过直接说将说话的这个大臣这样称呼过。
让人有些难以琢磨。
然而话音一转,朱元璋再次开口。
“就让这一品诰命夫人在皇后的身边安心伺候吧。”
啊?皇后的身边伺候?
要说伺候皇后这可是一个好事,可是按照现在这种情况怎么感觉这句话说起来有种怪怪的呢?
毕竟这皇后娘娘不都已经死了吗?
这句话的伺候,额外的含义不就是让他的妻子一起陪葬吗?
“啊,陛下,陛下饶命啊陛下。”
“怎么,让你的夫人伺候朕的皇后你还不乐意了?
难道你想造反?”
“陛下微臣不敢,臣遵旨,谢陛下。”
见到此景所有人忍住不能笑,谁知道下一句话会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来人,传朕的旨意,皇后的葬礼一切都要按照最高规格进行,一定要规模超越历朝历代。”
“是陛下臣等领命。”
其实按照平时也会有大臣站出来进行劝阻,皇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喜欢铺张浪费的人,但是这一次陛下奢侈的铺张浪费,算了,还是不要瞎说了。
紧接着朱元璋将后续的事情陆陆续续的安排了下去,除了最先说话拍马屁的那个倒霉蛋,这是一下子拍在了马蹄子上之外,朱元璋并没有大开杀戒。
因为他自己也非常清楚逝者已矣的道理,人都已经去世了,何必还要因为皇后的去世而迁怒更多的人?
“来人传朕的旨意,派遣天下封王全部入京。”
“是陛下。”
半个多时辰的时间,朱元璋将事情全部安排了下去。
此刻的自己也已经无力在处理朝政,将这边的事情全部安排了完之后,说了一声退朝,大臣陆陆续续的离开了皇宫,前去处理陛下安排的事情。
见到陛下离开了背影,这个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的大臣,欲言又止无奈的叹了口气。
命运就是如此跟他开了一个这么大的玩笑,最后沦为了所有人的笑柄,还葬送了夫人的性命。
老天如此不公,为何让自己的夫人遭受到这样的待遇?
自己不敢发泄到帝王的身上,也只能叫怒火打在那虚无缥缈的老天爷。
老天爷表示你们人类的事情你来怪我?
回到了家中当这个大臣把一品诰命夫人的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夫人,听到这个消息自己的夫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当在听到后面的消息直接扑通的栽倒在一旁。
完了,完了,这是彻底的完了,原本以为是封了官儿到了最后这不是将自己往死路上逼吗?
还打算跟其他人好好的炫耀炫耀呢,现在看来自己还炫耀个屁?
“老爷,救救我,救救我,我还不想死,不想死。”
当死亡真正降临在自己的身上,无论任何人也不想这样轻易的死去,即使之前说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现在活着他不好吗?
“老爷,老爷,救我救我呀。”
“夫人别想了,事已至此您还是认命吧。”
一切皆是命,万般不由人。
就在面前的夫人在那不停哀求的时候,很快朝廷的护卫赶了过来。
直接上前将其夫人死死的摁住,投入到天牢,等待皇后出殡的那一刻,将其斩杀一同陪着皇后。
“不要啊,不要,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陛下。”
然而任由其如何的哀嚎,依旧是被将士死死的摁住。
“夫人,要怪就怪你自己的丈夫吧,偏偏在皇宫里瞎得瑟说了不该说的话。
难道就真的不清楚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下辈子一路走好,别太放肆了没什么用。”
回到后宫,朱元璋静静的坐在一旁。
这一次自己并没有去皇后的寝宫,安排了一些人在一旁守护着。
逝者已矣自己过去只是徒增伤感,干脆在后宫这边等待着自己的儿子,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些什么事情,实在不行就直接将位置传给太子吧。
这样一来他好直接退休,提前安享晚年。
虽然说自己是个放牛娃出身,从小也没读过书,但是自从参军入伍之后,随着自己的位置不断提升建的功劳越来越多,他自己也越发的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因为行军打仗不单单只能靠蛮力,也得需要大的智慧。
所以在那个时候,除了正常的带队伍打仗之外,更多的时候便是读书识字。
各种兵法战术古籍,自己也看了很多,包括现在成为了皇帝,自己每天也都保持着读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