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计定西南
作者:佰夫长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最新章节     
    晌午。
    官道。
    秦王,世子,永寿郡王和秦藩宗亲,望着渐渐映入眼帘的京城,越靠近心情越忐忑。
    常人近乡情更浓,丹心付故园。
    他们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刘鸿训,徐大化等在陕西大刀阔斧改革,革的秦藩,百官的命。
    前途漫漫,生死未卜,福祸难料。
    既担心皇帝请君入瓮,十死无生,也担心侥幸生还,秦藩离京两百年,京城已无秦藩立足之地。
    临近西直门,秦王目睹地铺红毯,百官屹立,锦衣林列,恭敬相迎,紧绷绷的心稍微放松,吩咐车夫加快车速。
    越靠近西直门,迎接人员面容越清晰。
    目睹信王,端王,惠王,桂王身着蟒袍,头戴王冠,连同礼部尚书出城迎接,秦王体会到朱由校的诚意。
    这待遇肯定比不上皇帝亲率百官出城迎接,但四王出城相迎,尤其信王乃皇帝亲兄弟。
    这待遇远远超出他的预料。
    身旁,永寿郡王低声轻语说:“这种待遇,陛下好像宽恕秦藩了。”
    秦王善意提醒说:“是抱诚守真,还是虚情假意尚难判断,事关秦藩千口人,绝不能大意,切记,最是无情帝王家。”
    祖制,对于燕王一脉就是用来打破的,但历任皇帝都尊崇皇家内某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然而,现在的皇帝简直是破坏潜规则的恶魔,他有点捉摸不透皇帝性格。
    生死在皇帝一念之间。
    抵达西直门,秦王,世子,永寿郡王快速下马,身躯微微弯曲佝偻上前。
    信王行三四步,作揖弯身行大礼,和颜悦色说:“侄儿,拜见秦王叔,王叔长途跋涉回京,沿路辛苦了。”
    “秦王兄。”
    瑞王,惠王,桂王齐齐行礼。
    四王临时授命迎接秦藩,各自心境大不相同。
    朱由校同信王兄友弟恭,近来朱由校杀疯了,公然违背祖制削藩,彻查勋贵,信王不支持朱由违背祖制,却清楚朝廷财政艰辛,理解朱由校难处。
    所以,得知朱由校晌午亲自去德胜门为袁可立,袁崇焕,傅宗龙送行,他欣然来迎接秦王。
    瑞王,惠王,桂王起初对秦藩怨声载道,他们早该就藩,好不容易修好王府,孰料皇帝削秦藩,让他们彻底失去前往就藩的机会。
    这阵子,他们始终惶惶不安,担心惨遭皇帝囚禁,故而怪罪秦藩嚣张跋扈,城墙失火,殃及池鱼。
    所幸出城迎接前,方正化带来皇帝口谕,嘱咐他们关心朝政,将来入朝为官。
    三王心境大变,死道友不死贫道。多亏秦藩飞扬跋扈惹恼皇帝,让诸王有做官的机会。
    秦王不敢托大,忙叮咛世子,永寿郡王向信王,瑞王,惠王,桂王回礼。
    初来乍到,朝堂波诡云谲,需靠皇亲力量立足。
    此时,秦王已经没有西安时的跋扈,更不敢忽视旁边的钱龙锡,有意上前寒暄几句。
    钱龙锡向秦王,世子,永寿郡王行礼,恭敬道:“陛下得知王爷进京,本欲亲自迎接王爷,怎奈早朝议定袁大人赴辽,陛下亲去相送。”
    闻言,秦王姿态放低,大义凛然说:“军务关乎社稷安危,藩王进京亦不敢挡军务的路。”
    哈哈。
    钱龙锡内心大笑,还是皇帝厉害,把秦藩收拾的服服帖帖,让以前不可一世的秦王变得深明大义。
    阔声道:“王爷进京,陛下备好王府,即日起,成国公府改为秦王府,襄城伯府改为永寿郡王府。”
    “啊...这...”
    秦王,世子,永寿郡王神色大骇,额头不受控制冒冷汗,双腿更抖如筛糠。
    一路进京,他们密切关注京城变化,晓得皇帝废成国公,襄城伯爵位,将其囚于锦衣卫诏狱。
    皇帝莫名其妙把两处罪臣的府邸赏赐给他们,这是赏赐吗,这暗含杀鸡儆猴,敲山震虎的味道。
    想来四王迎接是假象,敲打秦藩才是目的。
    瞧着秦王惶恐的表情,桂王上前搀扶着秦王安慰:“秦王兄,京城地贵,近来陛下抄家,唯独成国公府尊贵,勿要胡思乱想。”
    秦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西安的秦王府在宗亲王府内居首,历代秦王致力于维修殿宇宫室,大力营造府城环境。
    府内园林各种奇珍异草,饲养孔雀、仙鹤等动物。
    王府护城河种满莲花,花季总是红者惟红白者白,宫城十里飘清香的优美景象。
    入京,荣华富贵成过眼云烟。
    桂王言语几分真,几分假,让他们捉摸不透。
    所幸皇帝安排他担任大宗正,或许有让他收拾宗藩的意图。
    唯有向皇帝靠拢,做皇帝马前卒,方能有机会护住秦藩一脉。
    德胜门。
    气氛轻快。
    朱由校亲自出城为袁可立,袁崇焕,傅宗龙送行。
    他赋予三人莫大权力和信任,不知三人能否稳住辽东岌岌可危的战线。
    幸好袁可立三人赴辽,辽东事务告一段落,他好集中精力处理内政,扫清贪官污吏,恶霸恶绅。
    与此,朱童蒙,赵率教,满桂,孙传庭,卢象升分别奔赴各地募兵。
    申用懋为九边军镇钦差,与范景文为西南钦差,在锦衣卫保护中,带领京营,番子,四卫军押送钱粮前往九边。
    军事,可控可控…。
    回宫途中,孙承宗沧桑的面孔格外严肃,向朱由校进言道:“陛下,辽东军务落定,西南军务仍乱如麻。昨日臣阅览西南战事,发现朱燮元回家服丧,西南偏沅巡抚闵梦得碌碌无功。”
    “兵部尚书张鹤鸣接替,张鹤鸣未抵达前,招抚参将杨明辉根据制书,只招抚安邦彦之子安位,却未提及赦免安邦彦。安邦彦大怒,杀死杨明辉,重新备战。”
    “一年来,张鹤鸣在西南无所作为,使水西安氏得以养精蓄锐。安邦彦率部再犯,破明军营垒,明军溃败,将领鲁钦拔剑自刎。”
    “臣建议,朝廷起复朱燮元总督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广西军务兼贵州巡抚。越早结束西南之乱,越早减轻朝廷财政压力。”
    朱由校神色凝重,月余来,关注陕西,关注辽东,关注财政,分身乏术啊,尚未重视西南奢安之乱。
    四川,湖广为产粮大省,奢安之乱波及到四川,湖广,影响粮食产量,目前朝廷各地时有旱灾发生,四川,湖广越早恢复稳定越好。
    崇祯朝,对建奴,对李自成频繁换将,时常催战,导致战事越发糜烂。
    奢安之乱中,崇祯对朱燮元绝对信任,命其督数省军务,常年在西南平叛。
    可惜平叛结束,朱燮元病逝,张献忠率叛军入川。不然,以西南精兵对李自成,对建奴,或许还有一战之力。
    西南。
    越快稳定越好。
    朱由校不假思索下令道:“刘若愚,传朕旨意,起复朱燮元为督总督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广西军务兼贵州巡抚,赐尚方剑,进少师、左柱国。”
    “命其改变剿抚并行的平叛策略,对叛军强势军事镇压,集中优势兵力讨伐奢崇明,安邦彦。”
    “对于冥顽不灵的,摇摆不定的土司统统镇杀,以免对方反复无常,白白浪费时间和军饷。对于效忠大明的土司全部进行擢升,每年向朝廷交纳部分赋税的,同意朝廷派遣官吏监督的,则允许土司自治。”
    “收复和夺取的地方,从陕甘两地迁徙百姓填充,恢复卫所,改土归流,建功的将领镇守。”
    奢安之乱比起葬送大明王朝的陕西起义不遑多让,从天启元年爆发持续到崇祯十年。
    大规模交战持续九年,波及云贵川黔四省,死伤百余万。
    严重破坏四川,湖南,贵州,云南,广西诸省军事,经济,削弱朝廷对建奴的投入。
    陕西起义后,让朝廷处于三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境遇,难以集中兵力对抗一方。
    孙承宗支持朱由校集中优势镇杀叛军的决定,对于摇摆不定的土司,必须快刀斩乱麻,永绝后患。
    朱由校边走边思索,出声询问:“爱卿,朕欲起秦良玉为重庆总兵,其子马祥麟,其侄秦翼明均为重庆副总兵,总督重庆军务,协助朱燮元平叛,你以为如何?”
    奢安之乱,主要发生在四川,贵州,朱燮元回家守孝前,基本平息四川内的叛乱。
    结果让杨明辉那蠢货搞砸了,白白浪费朝廷好几年的时间。
    秦良玉,马祥麟均为忠贞之人,关键时刻值得信赖,可委以重任,成为朝廷在西南的柱石。
    孙承宗喜欢朱由校积极采言纳谏,点头说:“石柱马家乃汉伏波将军之后,素来忠义,磊落,良玉本为川人,常有战功,熟悉地方,其下白杆军更是劲旅,任重庆总兵利于招兵买马。”
    君臣达成一致,朱由校快速向田尔耕下令:“派锦衣卫百户王守林奔赴四川给秦良玉传旨,同时命蜀王朱至澍捐禄助饷十万纹银,全力资助秦良玉,由王王守林亲自监督。另外,范景文为西南诸省钦差,全权统筹粮草,保证朱燮元没有后顾之忧,代朕巡视处理西南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