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施粥
作者:高云宵   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就养三个崽!最新章节     
    宋月华道,“咱们还得趁着天黑之后,把粮食扛到李家。”

    “你直接说甘长明的住址呗,整这么麻烦做什么。”季明无奈道。

    “我倒是想,”宋月华道,“甘长明那里还有那么多粮,要是被人发现后,偷走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季明笑道,“他剩余的粮食你打算什么时候偷运回去。”

    “他交了保护费,得保护好人家。”宋月华无语道。

    既然同古清朗约好了从李家运粮回村,那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这5000斤粮从甘家运到李家。

    两家距离不远,隔着一条巷子两个路口,但要是动静太大肯定会别人被发现。

    回到甘家,几人商量过后,就要去地窖帮甘长明搬粮食,甘长明连忙摆手说自己一人即可。

    5千斤粮食,宋月华知道甘长明的顾虑。

    季明,二锅头,更别说金少阳,没一个像好人的。

    宋月华让他们在外头等着,自己一人进去扛粮食,所有人都同意,只有甘长明一脸苦闷。

    甘夫人带着儿子躲在屋子里不敢露面。

    宋月华看到甘长明的粮仓后,忍不住地瞪大了眼,按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默默地把粮食一袋一袋地扛了出来。

    等到粮食搬得差不多,也不知道甘长明从哪里弄来的黄泥跟地砖,说是要给地窖封口。

    接下来该把粮食搬到李家去,二锅头跟狗娃子换上破旧衣裳,装扮成流民的模样。

    宋月华找甘长明要了个大背篓,往里头倒了200斤粟米。

    看着天色差不多,宋月华背着米粮来到了县衙。

    衙差把人拦住,宋月华朝着里面的师爷大喊了一声,师爷过来问道,“宋姑娘,这种时候你到这里来做什么?”

    宋月华指了指背上的背篓道,“我见县里百姓吃不上饭,背了百来斤粮食,想设个粥棚,可奈何没锅没柴火的,特意上门求县太爷,借后院伙房的大锅用一用,煮些粥米也好让百姓果腹一顿。”

    师爷朝她的背篓看了一眼,把人叫到里面,见四周没人才低声道,“宋姑娘,这世道不易,你有这些粮食,自己留着慢慢吃,外头的人多这一顿少这一顿又如何,别反倒叫人盯上了你。”

    “师爷说得在理,”宋月华道,“那便以县太爷的名义施粥如何?县太爷得了好名声,灾民也能吃上一顿饱饭。”

    师爷一时愣住了,不知道这姑娘是太善心了还是真傻。

    见四周没来人,师爷把人拉到角落压低声音道“让灾民吃饭是朝廷的职责,现在上头不派粮,县太……总归,这事你管不了,与其让这粮食打水漂,还不如顾着自己些。”

    宋月华知道这个师爷是好人,但她实在不想同他掰扯这些事,只得道,“说不定,就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有一部份灾民正缺这一顿粥米,还请师爷成全。”

    师爷长叹一声点头道,“你做善事,还给县太爷揽功德,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请得县太爷的准话后,宋月华终于来到县衙的灶房烧火煮粥,在师爷的张罗布置下,粥棚很快搭起来。

    第一锅粥米煮出来时,师爷看了一眼,皱眉道,“稠了,再加半锅水。”

    几锅粥米都熬煮上,外头也架起了大锅,把煮开的粥米架在火上继续熬煮。

    此时夕阳西斜,米香味很快吸引来一批流民,有人瞧着锅里翻腾的米粒,咽了咽口水,头也不回地跑回家通知亲人。

    整个县的流民在同一时间内都知了县衙施粥。

    就在这个时候,二锅头跟狗娃子守在几个路口处,见到有人要往里拐,连忙把人给喊住,“县衙施粥,你赶紧去吧,还往这里来做甚。”

    被拦住的人忍不住道,“我回家……”

    “回啥家啊,不饿吗?家里粮有多吗?”狗娃子蛮不讲理道,“没闻到米香味吗?再晚些连洗米水都喝不上了。”

    那人被他说动了,于是改变主意,往县衙方向去,但那人刚走两步又回过头来问道,“你怎么不去?”

    狗娃子笑道,“我家婆娘在拉屎,我等等她。”

    那人嗤笑一声就走了。

    等人离开后,狗娃子四周张望着轻吹口哨,就见金少阳扛着两大袋子粮从巷子小跑而过。

    宋月华在这里煮粟米,从黄昏煮到天黑,几个差人从里屋拿来几盏油灯,一个一个地打舀粥。

    有些流民黄昏的时候领了一碗,趁着天黑看不清人,又去排队,有些运气好的没被认出来,运气不好的则被赶了回去。

    宋月华带来的粟米煮得差不多,同县衙里的师爷衙差道过谢后,背着空背篓回到尤府。

    刚出大门的时候,宋月华就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

    回过头一看,竟是候五。

    “宋姑娘,果真是你。”候五一身破破烂烂,看上去异常狼狈。

    宋月华走近看仔细一看,皱眉问道,“你还在县里?还成了这幅模样,没存粮吗?”

    “唉……”候五捧着一碗粥道,“原本我也是存了粮的,后面把我老丈人一家接了过来,不成想粮被他们拿去换了银子……”

    说到这里,候五捏着袖子抹了把嘴。

    宋月华问道,“那你丈人一家现在……”

    候五摇了摇头道,“他们得了银子带着我那婆娘跑到南方避难去了,只留下我跟小女儿在家中饥饿度日,今日听说县衙施粥,我便带着小女同来。”

    说话间,一个瘦巴巴的小姑娘从候五的后面伸出来头来瞧着她。

    宋月华心中戚戚,心中有意帮扶一把,于是便道,“我现在住在村中,县中的宅子无人看管,我留100斤粟米,您跟孩子住在里面,帮我看管宅子,您看如何??”

    候五眼中一亮道,“当真……宋姑娘放心,我定把宅子照看好。”

    “嗯,”

    宋月华想着,又把收粮护人的事情告知候五。

    以后候五住在尤府,不仅能替她看管宅子,也方便打听些消息,不必再像这次一样,一户一户地找人,还好这次让他们撞上了,要是扑空了,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弄到粮食。

    “晚些我再把粮食送过去。”宋月华道。

    候五连连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