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孟倡性善仁心种,荀崇性恶礼义耕。
作者:阑风伏雨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最新章节     
    荀子(约公元前 313 年 - 公元前 238 年),名况,字卿,时人尊称为荀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在齐国稷下学宫学习和讲学,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荀子曾两度出任楚国兰陵令,年老辞官后蛰居兰陵着书立说,在兰陵收徒授业,培养了韩非、李斯、浮丘伯等众多弟子。

    荀子于公元前 238 年左右在兰陵去世后葬于此地 。

    荀子墓位于琅琊市兰陵县兰陵镇东南 1.5 公里处 。原墓东西长 10 米,南北宽 8 米,东西两端高 7 米,中间高 3 米 ,上面遍布刺槐,为黄土堆积的坟丘 。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 年),增广生几位员生首倡众人共同捐立 “补建荀子墓碑” 。光绪三十年(1904 年),山东巡抚周馥立 “楚兰陵令荀卿之墓” 碑 。

    荀子墓的前方是荀子祠,祠内中间供奉荀子像 ,还供奉韩非、李斯等人的牌位。

    初临荀子墓,那一方静谧的冢丘在岁月的洗礼下略显沧桑,却依旧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四周的翠柏苍松,宛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位伟大先哲的安息之所。

    夏先衍缓缓踱步,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那是荀子讲学授徒、传播思想的时代回响。

    荀子以其深邃的智慧和渊博的学识,在这方土地上启迪蒙昧,他所倡导的性恶论,并非对人性的悲观论断,而是一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警醒,提醒世人需以礼义法度来约束和规范自身。

    荀子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一生,也是在这里完成了他思想体系的整合与升华,并且得到了传承。

    也见证了这一切的起始与流变,荀子的思想传承在韩非与李斯身上呈现出多元的走向。

    荀子出生于邯郸,夏先衍在邯郸之行中感受到了,邯郸人对于荀子的纪念。今天邯郸市滏河北大街有一个街边小公园,名叫荀子公园,立有荀子的一尊塑像。

    邯郸市邯山区北张庄镇民生路有一所荀子中学,里面也有一座荀子塑像,立在进校门的操场处,背后一面墙,刻着荀子的《劝学》。

    荀子十五岁到壮年时期,主要在齐国稷下学宫学习和讲学,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夏先衍在稷下学宫遗址灵源之地感受到了关于荀子的记忆,以及文化传承。

    荀子中年游历秦国,到秦国进行政治考察,打破 “儒者不入秦” 的惯例。而夏先衍最开始的关于灵源的调查就是从秦地开始的。

    夏先衍这一路也算是串联起了荀子一生的四个阶段。

    《人文经》之中,也随之记载了关于儒家这位先贤荀子的一生,最后在兰陵缓缓落下了他思想的最后一笔。

    夏先衍依依惜别兰陵,这片承载了荀子生命的余晖与思想,被历史厚爱的土地。

    随后一行人来到孟子故里邹城。

    孟庙始建于北宋景佑四年(公元 1037 年),最初建于邹县城东北四基山西南麓孟子陵墓之前,因瞻仰祭祀不便,历经多次迁建和重修,于北宋宣和三年(公元 1121 年)复建至现址。

    孟府始建于北宋景佑年间,具体位置和建庙确切年代已不可考,推测可能在宋景和四年(公元 1122 年)随孟庙一同迁建。

    棂星门是正南门,象征尊圣如天。亚圣殿是主体建筑,供奉孟子塑像,高 17 米,进深 20.48 米,横宽 27.7 米,为绿色琉璃瓦覆顶、重檐歇山式宫殿型建筑。

    大门悬挂 “亚圣府” 匾额,二门又称礼门,上有 “礼门义路” 匾额。大堂是主要建筑,用于官方活动和家庭仪式。

    存有历代碑刻 270 余块,还存放着 100 多块汉画像石、汉代石人、石兽和元代的盘龙浮雕石柱等 。

    府内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文物和古籍,如圣旨、牌匾、书画等,展示了孟氏家族的荣耀和文化传承 。

    孟庙和孟府是孟子思想的重要载体,对研究孟子思想以及儒家文化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

    夏先衍踏入这片由孟子文化所滋养孕育的灵源圣地,仿若踏入了一条流淌着千年智慧的思想长河。

    四周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似乎都在低声诉说着孟子的伟大哲思,这里的每一寸空间,皆被孟子的思想深度渗透,成为其精神与理念的鲜活载体。

    微风轻拂,夏先衍仿佛听到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激昂话语在空气中回荡。

    那是一种对人格操守的极致坚守,在这片土地上,这种坚守具象化为一种无形却强大的气场,环绕着每一个到访者,砥砺着人们的内心,使其在物欲横流的尘世中,依然能够坚守本心,不为外界的诱惑与压力所动摇。

    踱步其间,夏先衍又似看到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仁爱之光在大地上蔓延。

    此地的人们,受孟子思想的熏陶,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尊老爱幼蔚然成风。每一个善意的微笑、每一次援手的相助,都是孟子仁爱思想的生动演绎,它们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成一片璀璨的道德星空,让这片灵源之地充满了浓浓的温情与人性的光辉。

    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警示之音,也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隐隐作响。它激励着人们时刻保持警醒,不断奋发图强,在安逸中不忘思索危机,在困境中更能砥砺前行。

    ... ...

    这片灵源之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将孟子的思想完美地承载与呈现。它不仅是一处地理意义上的所在,更是一座连接古今、传递智慧与道德的精神桥梁,让后人如夏先衍一般,能够真切地触摸到孟子思想的深邃脉络,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在人生的道路上,以孟子的思想为指引,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感受着《人文经》不断汲取着灵源之中孟子的思想,夏先衍心神进入识海。

    他此时感受到了《人文经》字面意义上的浩瀚,只觉得此时的《人文经》才是本体。

    《人文经》内化作浩渺无垠的世界,沉浸其中只觉一股仿若能冲破九霄、席卷八荒的磅礴气势汹涌奔腾而来,如滔滔江河奔腾不息,又如烈烈长风呼啸而过,直撞入他的灵魂深处。

    每一页经文的翻动,每一个字符的闪烁,似乎都在释放着无尽的力量,那力量雄浑厚重,带着岁月沉淀的智慧与威严,令他的身心皆为之震颤。

    这股强大的气势既是锻炼,也是洗礼。夏先衍感受到了心神的成长。

    他敏锐地察觉到,修行之路自此将开启全新的篇章,修心与修道。

    修心,意味着要深入灵魂的幽深处,去洞察自我的欲望、恐惧与执念,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去涤荡心灵的尘埃,使内心如明镜高悬,映照出世间万物的本真。

    修道,则是要在这广袤的天地间,追寻宇宙的本源奥秘,顺应自然的规律,与天地之气相融合,以自身的修行之力去契合那至高无上的大道,如同星辰融入浩瀚星河,在永恒的秩序中找到自己的大道之路。

    从这些伟大的思想宝藏中所领悟出的修行之道,是华夏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宝库,是华夏先贤馈赠给子孙后代最为厚重、最为珍贵的礼物。

    儒家倡导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修行者指引出一条由内而外、循序渐进的成长路径。

    道家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的理念,则引领修行者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墨家 “兼爱”“非攻” 的思想,启发修行者心怀天下苍生,摒弃争斗与暴力,以平等、博爱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

    法家的思想则注重于规则与秩序的建立,为修行者提供了一种严谨务实、以法治世的智慧,教导修行者认识到规则与秩序在社会运行中的重要性。

    夏先衍也明白了这些《人文经》中单独为这些先贤哲人单开一卷的用意。

    从孟庙灵源之地出来,夏先衍的思绪还在孟子的思想世界中徘徊。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荀子与孟子的纪念之地仅仅相隔约 200 里。这一发现让他不禁感叹,难道这仅仅是历史不经意间留下的巧合吗?

    想来这是历史留给后来者的见证,道不辩不明,孟子与荀子思想通过不断的碰撞,一直照耀这个世界。

    孟言性善启仁心之端,荀主性恶明礼义之化,圣学双峰并峙立,千秋道脉各流辉。

    昔孟轲者,倡性善之说,以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此四端者,若善之萌芽,扩而充之,则可成圣贤之德,养浩然之气,行仁政而王天下,其旨在劝人内省诸己,发乎本心以成善道,故其论多及于义理之性,欲使民明于善性之贵,率性而循礼义。

    荀况则主性恶之论,以人性本恶,生而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若无礼义之约束,必致纷争乱离。故力主劝学以化性起伪,明礼义以矫饰人性,制法度以绳墨群伦,使天下之人皆遵礼义法度,由是而致治世。其学侧重于外铄之教,欲借礼义之化育,使恶者变善,愚者成贤。

    孟荀二子,虽性论殊途,然皆志于斯道,欲解民于倒悬,致天下于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