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作者:乐从心来   穿越遇李白最新章节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选定英雄,我不自觉地背起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手机里,一场战斗正在进行。
    “嗖、嗖、嗖……”
    李白的剑,在我手中并不听使唤;李白的人,我也不知道他下一步会飞到哪里。
    队友的咒骂,比剑气还浓。
    但我不放弃。不放弃的不是剑气,而是诗意。那冠绝大唐的诗意……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2021的中秋只能宅在北京家里。还好,有李白陪着我。
    这一次,我带飞全场。正准备继续排名上星,我却身处一座大山之中。
    “……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山中回荡着长啸。远远望去,我看见一个长衣飘飘的人,站在山腰的一块巨石上,脚下是飘浮的云。
    这首诗我太熟悉了,难道他是李白?
    我这个激动啊,忙向着那个人追去。攀过一个山坡的时候,一不小心脚下一空,就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眼睛能勉强睁开了,渐渐看见了周围的环境。
    我醒前的一瞬间可能喊了一声。要不然,房门怎么“咣当”一声开了?
    黑暗中我迷迷糊糊看到,一位少年闯了进来。
    少年大约六七岁,身穿粗布圆领袍服,小袖,革带束腰。看装束,好像是隋唐时代的服饰。
    我难道身处某个剧组?
    “你是谁啊?”我问。
    “我是明月奴。”
    明月奴又是什么意思?
    我猛然想起,名字里带“奴”字的,如今的时代极为罕见,注定只在古时。所以,少年必定是身在古时。
    这时,少年点燃蜡烛,屋子里亮了起来。我见少年衣着打扮也非常自然,不像是演员。
    突然,我机灵了一下,难道我穿越了?
    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从另一间屋子进来一个女人。只见她穿着淡紫色襦裙服,上穿短襦,交领领口,紧身窄袖,袖长不过腕,下着隐花长裙,佩披帛,脚穿麻色线鞋。女人外貌不算惊艳,却也别有风韵。
    “公子,你怎么了?”想必她也是听到了我的喊声,也赶忙过来。
    “嗯……对不住,我刚才做了个噩梦!吓醒了,吵到你们了。我是在什么地界?这是在哪里?”我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这样说。
    “这里是东鲁。你是在我家的书房。我刚才听到你大喊了一声,就赶过来看看。”
    “原来如此……我怎么在这里?”
    “大哥哥,我白天在街上玩的时候,看到你晕倒在街上,就喊母亲一起把你抬回家,找了郎中给你看了看。郎中说你没事,好好休息就行。”少年说。
    “明月奴,你去睡吧。我帮这位公子倒杯茶。”女人对少年说。
    “好的,母亲。”少年走出房间。
    趁着女人去倒茶的空儿,我赶紧看看桌子上的书卷,只见打开的一本书上写着“书赠青莲居士”。原来,我是在李白的家里!
    好在,对于我这个文艺男和历史知识爱好者来说,脑子里的储备,还够应付这一切。
    对李白的一切记忆,在脑海中极速闪过。
    如果这里是东鲁,那这个女人就是李白的第三个妻子鲁氏,这个少年就是李白和他前一个妻子所生的儿子李伯禽。
    到东鲁长居的前一年,李白出席了王维错过的那个着名饯行活动。
    大家送别的对象是贺知章和李白,不过,贺知章是荣归故里,李白则是被长安抛弃。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经过多次干谒和名人推荐,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唐玄宗下旨召见。相谈甚欢之后,李白成为朝廷供奉待诏翰林。
    然而,李白在京城只待了两年,就待不下去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得罪了权贵,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高力士。
    天宝二年,李白在翰林院当差。翰林院里的文人墨客在古代可以说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李白同样也不例外。
    有一天,玄宗皇帝在宫中和杨贵妃喝酒玩乐,邀李白入宫同饮,并且让他给爱妃作一首诗。
    写诗对于诗仙李白来说,小菜一碟。于是,趁着酒意,李白立刻吟了一组《宫中行乐词》,共计十篇。
    其四曰: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
    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着醉嫦娥。”
    酒兴正浓的李白一边作诗一边饮酒,因为靴子太过碍事,竟让太监高力士给自己脱靴。
    高力士是当时玄宗身边的红人,仗着皇帝的宠信,连朝中大臣都要让他三分。李白让他脱靴,他心中岂能不怨恨?
    高力士表面上恭恭敬敬地给李白脱了靴子,还顺带夸李白诗作得又好又快。
    但是,宴会结束之后,高力士就在玄宗和杨贵妃跟前告了李白一状,说他恃才傲物,羞辱杨贵妃。
    原来,李白在《宫中行乐词》的第二首最后两句中,用了西汉赵飞燕的典故,其中有一句“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这个赵飞燕是西汉刘骜的皇后,生前和刘骜十分恩爱,在刘骜死后被贬为庶人,最后自缢而死,结局十分悲惨。高力士就跟杨贵妃说,李白用赵飞燕的典故来给娘娘写诗,这是在羞辱娘娘。
    本来杨贵妃就对这个特立独行的李白有意见,听了高力士的话后,就更加气愤了。枕边风一吹,连带着玄宗皇帝也逐渐疏远了李白,再也不邀请他入宫作诗了。后来,唐玄宗决定干脆罢了李白的官,赏了一大笔钱,把他逐出京城了算了。
    于是,在天宝三载夏天,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归家游历途中,李白遇上了杜甫,杜甫此时已经多次参加科举不第,在京城干谒投赠也是毫无进展。李白当时正是声名远播、名扬天下,杜甫非常钦佩李白,所做《饮中八仙歌》就是明证。而李白对这位小十一岁兄弟的诗才也甚是看重。于是二人结伴同游梁、宋,并且遇见了高适。
    当时,李白属于“曾经沧海”,经历过朝廷供奉,待诏翰林,誉满天下,“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大有睥睨一切的气概;而高杜二人却“未窥门径”,高适“求丐取给”,杜甫“屡应不第”。
    李白并未以位取人,反而与二人倾心相交。
    三人同为大才子,惺惺相惜,都有远大抱负。高适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所作《燕歌行》有言:“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杜甫同期所作《望岳》则宣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相遇之后,三人一拍即合,结伴同游。四十六岁的高适,四十五岁的李白、三十四岁的杜甫,同游梁孝王吹台,怀古凭吊,相谈尽欢。
    后来杜甫回忆的诗词《谴怀》有记录:“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这次短暂相遇,三人结下深厚友情。分手后,虽然第二年李白和杜甫后来还有一次交往,不过从此后,三人再未相聚。
    与高杜二人分手之后,李白前往齐州考道箓。他一心想当个道士。
    最终,李白在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如愿成为道士。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李白经常求道寻仙,晚年这首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就进行了总结。
    这首诗后面的诗句,修道之意更明显: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箓的道人盖还,为他造了真箓。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