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年年春色为谁来
作者:乐从心来   穿越遇李白最新章节     
    光阴荏苒,时间来到了唐朝开元二十二年(734)。
    一天一大早,在嵩山南面的一条小路上,急匆匆地走来一个仆人装束的男子,他来到山间的一间茅屋前,停了下来,一边擦头上的汗,一边大声叫道:“岑先生!岑先生!”
    随着喊声,书生模样的岑参走了出来,一见这个男子便笑道:“阿六,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阿六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喘了口气说:“你哥哥岑大人叫我再给你送些米面,对了,还有这些书。”说着,他把背上的大包放在地上。
    岑参感叹道:“真让兄长费心了!阿六也辛苦了!”
    “岑大人说叫你好好读书,不要浪费时间。”
    岑参点点头说:“你回去告诉我哥哥,我这里一切都好,请他放心!”
    阿六走后,岑参捧着哥哥送来的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理解哥哥送书的一片深意。而今自己已经快到二十岁了,一定要抓紧时间苦读,才能尽早获取功名。
    他信步走出草屋,眼前一片葱绿,风吹松树发出簌簌的涛声,就像有人在轻声喊:“书!书!读书!”
    他的思绪就像那山间的小鸟,一刻也不能安静……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二十岁的岑参觉得学有所成了,于是前往长安求官。弟弟岑秉已在长安为小吏。
    在三年时间里,他拜谒高官贵族、几次献书给皇帝,尽管他才情过人,却苦于没有人愿意给他一个机会。年少的岑参也很随性,便就暂时作罢。
    岑参很快娶了妻,美貌娴熟的妻子为他的人生平添了温柔的颜色,从此,他的心里有了无尽的牵挂。
    长安城中,居之不易,岑参夫妇便随兄长来到山水秀丽的高冠潭口,置业并建起了简陋的别墅草堂。岑参耕读于此,希望通过科举应试,进入仕途。
    高冠潭在秦岭北麓终南山中,位于今陕西省户县东南。终南山高冠谷,有两个历史悠久的自然景观,高冠瀑布和高冠潭,自古以来就是长安的重要水源地。
    高冠峪为秦岭北麓最东的一条峪谷,主流发源于秦岭山脉中,因为高冠峪西侧有一高耸的秀峰,形似巨人头戴高帽,被称为高冠峪。
    山里湍急的水流在高冠峪口附近,因为峡谷突然变窄,河水沿石槽急流飞人高冠潭,落差200多米,如白龙入水,形成了非常壮观的高冠瀑布。
    瀑布水击声大如吼雷,山谷震荡,白雪溅浪,雾雨袭面颇为壮观。水流在高冠潭中稍作休整,便迅速沿河道下泻而出,从东南进入太平河,又注入沣河,最后流向渭河。
    岑参经常在长安城与终南山之间往还,这也是当时一些隐居以求官的士人常有的生活方式。有一次,成岑参从长安回到隐居之处,临走与自己弟弟告别时,有感而发写下《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描述了在高冠潭的生活:“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期。东谿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岑参对于在高冠的生活描述的还是非常闲适的,虽说他住在这里是为了求官,但这里的风景秀美壮丽,足以慰藉心灵。
    但是,男人还得实现自己的功名,爱才能有附丽,家才有安稳。在那个社会,尤其如此。
    半年后,岑参再次离家云游求仕。没想到,此后的十年间,他一直奔走在洛阳和长安两地,奔走京洛,漫游河朔。
    他或游览古迹,或拜访道士,或拜谒县尉。
    虽然没有找到更好的出路,他却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十年间,他遇到了很多的朋友,比如被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的王昌龄、永远为民忧虑的“诗圣”杜甫、马背上的诗人高适等。
    这些人在岑参看来,都是自己仰慕的偶像、自己的长辈。尤其是王昌龄,作为唐朝边塞诗人的领军人物,王昌龄的故事影响着岑参。在岑参的眼中,边塞是“青海长云暗雪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内心中去边塞建功立业的种子,已然悄悄种下。
    漫游河朔是岑参早期一次重要的经历,往返数千里,他写下不少诗作。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春,岑参决定到自己族叔岑揞任县令的安喜县(当时属河北道定州)游历。他从长安出发到达东都洛阳,随后在孟津渡过黄河,向东北进发。在初春的料峭寒风中,他渡黄河北行二百里,穿过朝歌,至古邺城。
    之所以称“古”,是因此时已成废墟。古邺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河南安阳市北郊,扼守河北平原南部咽喉。邺城为春秋齐邑,战国魏都,三国时魏置邺都,与长安、洛阳等合称五都。自204年曹操建都于此,邺城作为北方政治中心,延续四百多年。北周大象二年(580)遭战火焚毁,民众南徙,隋开皇十年(590年)复为邺县。曹操的高陵就在邺城。岑参登临邺城,想着曹操曾经饮酒作乐的场景,却看到一座空城,眼前只有荒草野火,昔日英雄已淹没于历史的滚滚尘埃中。
    城啊,不管往日多么繁华,最后都不过是一地苍凉。人啊,不管省钱多厉害,享有多少荣耀,终究会云淡风轻地消逝。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在岑参这首《登古邺城》中,城空、殿空、水空、宫空,真是四大皆空。纵然春色将至,可又为谁来呢?所以,春色也是空。
    凭吊过古邺城,岑参继续北行八十里,至邯郸。
    岑参当天在一家客栈住下,一番豪饮醉卧他乡,醒来时已经到了第二日正午。
    他出门转转,享受春光。
    客栈就在漳水边上,三月的柳条正垂在水面上,燕子从他的头顶飞过。
    写下《邯郸客舍歌》:“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这首五七言杂诗写尽岑参经历的苦衷。岑参真实地感受到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不过他内心还是很抗压的,还有一丝狂傲在。
    在邯郸,他遇上也在此处漫游的杜华。杜华出身名门,诗作很为岑参赏识。
    杜华准备到临清去,由邯郸到临清,二人结伴而行。
    岑参在临清见到了时任临清县尉的熊曜。《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记录了岑参和杜华、熊曜的这段交往。
    在贝州(即清河郡,遗址多在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境内),岑参遇上了正客居此地的王绮。
    “岑参兄啊,你怎么从长安城跑到贝州来了?”在他乡见到好友,王绮很惊奇。
    “王绮兄啊,长安城太小,根本容不下我的才学,远不是我的目标!”岑参淡然一笑。
    王绮此时正准备“应制西上”,见到岑参后,王绮改变自己的行程,陪同岑参游冀州。
    岑参跟着王绮上到冀州南楼,欣赏着整个院子的梨花,鸠鸟在花丛中鸣叫。
    他越过一条木道,闻到了一阵酒香,顺着酒香味而去,在一个亭子里,正举行着宴会,有一个美丽的女子端庄地坐着弹着箜篌,那美妙的声音让他想起长安家中的妻子。
    岑参在23岁时娶了妻,妻子美貌但婚后半年,他就一直在外,妻子在家留守。
    一个人的旅行,岑参非常自在,但妻子要忍受孤独。对此,他心怀愧疚。
    离开冀州以后,岑参加快了步伐。春末夏初,他就到达了此次漫游的目的地——定州安喜县;在族叔岑揞这里,岑参度过了夏天,入秋以后才开始南返。
    在经过黄河南岸的时候,他望着北岸,给妻子写一首诗: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波上思罗袜,鱼边忆素书。月如眉已画,云似鬓新梳。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
    一水之隔,两地相思。见月是妻子的眉,见云是妻子的发。诗题为《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再明白不过。
    岑参一路而行,一路写诗,他或许见过最美的山河,最美的城郭,但他还是会在某个夜晚,想起自己所爱的人。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回到长安,岑参正好赶上王昌龄再次被贬,这次,他被贬为江宁丞。
    岑参写下《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中尽显两人真挚的友情,也充满了岑参对王昌龄贬谪的同情:“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岑参在诗中鼓励王昌龄,不必去计较一时荣辱得失。“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与《周易》“潜龙勿用”一个意思,高才大器虽不得明君赏识,一时重用,也应当如葆真之潜龙、待举之黄鹄,持续积蓄忍耐,等待时机,终有一日青云直上,鸿图再展。
    岑参也在诗中劝慰王昌龄,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重身体,“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字里行间满是朋友间真切的挂念和殷切的祝福。
    王昌龄看到岑参这样饱含深情的书信之后,失落的心情有了温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秋,岑参由匡城(今河南睢县)至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次年春,游梁园。
    梁园始建于西汉,西汉梁国都城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梁园是梁孝王刘武营造的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史记》“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里。”《水经注疏》曰“筑城三十里”。梁苑集离宫、亭台、山水、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陵园为一体,是供帝王游猎、出猎、娱乐等多功能的苑囿。
    梁园是以邹阳、严忌、枚乘、司马相如、公孙诡、羊胜等为代表的西汉梁园文学主阵地。后世谢惠连、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岑参、李商隐、王勃、李贺、秦观等都曾慕名前来梁园。李白更是居住长达十年之久不忍离开,《梁园吟》成为千古名诗。
    在游梁园的前后,岑参写下两首七言绝句《山房春事二首》。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第一首诗写的是浓郁的春光充天塞地,连山房书屋都被蜂蝶花木占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此诗写景细致,语言朴素自然。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第二首诗写梁园的春景,看似怀古,实为感时。前两句从正面极写园林之萧条,后两句通过庭树春日发花写绚烂的春景,从反面来加以衬托,表达了诗人的伤感、物是人非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首诗,后人袭用者多,却没有岑参的意境,实为绝调。
    岑参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二十五游河朔。
    青少年时代的痛苦磨砺,让岑参有了异于常人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