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游秋浦,李白一口气写了十七首《秋浦歌》。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其八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其十七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秋浦歌第四首,是李白的自画像。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虽然是刚过“知天命”的年纪,可是好像一下子白发就全白了。
在此诗的开头,李白说自己是“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听起来似乎觉得原来还李白一直是两鬓青丝,但到了秋浦之后,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一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两鬓已经白发苍苍了!
“一朝”极言头发白得之快,简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还真有点当年伍子胥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就把头发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却并不着急赶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样过不了昭关就有性命之忧,但是又为什么白了头发呢?
李白在惊异之余,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原因:“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中国古代的文人一听到猿声,马上就会愁肠百结。
这个阶段,诗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普通的劳动者。秋浦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第十四首,李白描绘了轰轰烈烈的炼钢场面,这在唐代诗人中也是独一份。
炉火、火星、通红的面孔、健壮的身体,热烈劳动的场面。粗犷的歌声响彻了明月下的旷野,响彻了历史的漫漫时光。
应青阳县令韦仲堪的盛情邀请,李白曾一度卜居于九华山东崖的龙女泉侧,在那里留下了太白井、太白洗砚池、银杏古树等遗迹。
这年冬天,李白和友人高霁(高喧之)、青阳县令韦仲堪(字权舆)等人在夏侯回的家中休息。
从那里抬眼望去,九华山的松树和积雪映入眼帘。几人一时兴起,联句唱和,集为一篇《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
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
李白一句“灵山开九华”,为山定名。最后他又说:“缥缈羽人家”,指山中有仙人居住,更显出九华山的不凡。
在秋浦附近的铜陵,李白曾在五松山下一个农家投宿一夜,乡下老妇人恭敬地向客人进上一盘自己舍不得吃的雕胡饭。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李白多年漫游,千金散去,吃过的山珍海味不计其数,但老农妇虔诚捧上的一碗雕胡饭却让李白深深感动,致谢不已,因为陌生人那一份不求回报的珍贵的善意。
天宝十四载(755年),三十三岁的汪伦写信邀请五十五岁的李白到泾阳(今安徽泾县)桃花潭做客,信中夸张式描写了桃花潭的美景,“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收到此信后大喜过望,邀起一干朋友包括我,欣然乘船前往。
到泾县后,我一看,呵呵,哪有什么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不过是一个万老板开的小酒店,一汪离县城十里的桃花潭水而已。
美景虽不及信中所言,但万老板的酒清香,桃花潭的水清澈,李白酒喝得尽兴,失望。汪伦在万老板的小酒店“捶炰列珍羞”,热情款待李白,两人一起谈诗论酒,“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两人沿桃花潭流连多日,观看潭边“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的美景,寻找那种“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的感觉,成忘年之交。
李白专门写了《过汪氏别业》一诗以谢汪伦。诗中对汪伦大为赞赏,称“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也描写了一种朋友悠游夜宴的欢乐:“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在得知李白囊中羞涩后,汪伦又送李白八匹好马、十端绸缎。唐朝时,钱帛兼行,绸缎可代货币,可见是一份厚礼。临别时两人依依不舍,用李白的话就是“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汪伦在桃花潭边设宴为李白饯行,“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通宵达旦饮酒。
到天明时,微熏的汪伦送李白上船,在岸边拍手舞蹈,唱起《踏歌》一曲。李白大为感动,又现场作诗,以《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也是这一年,李白由金陵溯江赴浔阳,船行至秋浦江面,遥望九华山,想起好友韦县令,便写下了《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一诗: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九华山峰,状如莲花。诗仙对九华山的眷恋,或许正体现了“青莲居士”与佛门的缘分。